李紅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幾何概型定義和計算公式,并學會用計算機EXCEL軟件產生均勻隨機數,利用模擬方法估計未知量。
2.過程與方法:通過4種題型,進一步理解幾何概型使用條件,并通過計算機模擬試驗,自覺養成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及現代科技對數學研究的作用,使學生習慣用數學的眼光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PowerPoint課件、計算機Excel軟件、直尺。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幾何概型的概念
2.幾何概型的計算公式
3.幾何概型的特點
4.均勻隨機數的產生方法
5.幾種常見的幾何概型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的方式復習本節課全部內容,并對其進行條理化總結。這樣有助于學生理順知識點,養成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
二、典型例題解析
題型1:線長問題
例1:一個實驗是這樣做的,將一條5米長的繩子隨機地切斷成兩條,事件T表示所切兩段繩子都不短于1米的事件,考慮事件發生的概率。
練習1:假設車站每隔10分鐘發一班車,隨機到達車站,問等車時間不超過3分鐘的概率。
設計意圖:例題是一道數學問題,練習是一道實際生活問題,將二者聯系起來,體現了數學模型與生活的相結合,對幾何概型中的線長問題施以實際背景襯托,逐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問題的能力。
題型2:面積問題
例2:樸師傅每天堅持9:30去體育中心鍛煉,可能在10:00—11:30離開,某日金師傅準備在9:30—10:30到體育中心購買器材,問這天樸師傅能見到金師傅的概率是多少。
練習2:在線段AB上任取兩點C、D,試求AC>2AD的概率。
設計意圖:“會面問題”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問題,學生卻幾乎很少去研究它,去與數學產生關系。此題的設計可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激發他們迫切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經歷了思維的困惑、迷惘直至清晰、透徹,體現成功的喜悅。練習2的設計,將“會面問題”直接抽象成純數學問題,此時學生們再解決這樣的問題時,就會“如魚得水”了。
題型3:體積問題
例3:在400毫升自來水中有一個大腸桿菌,今從中隨機取出2毫升水樣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求發現大腸桿菌的概率。
練習3:如果在一個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里有表面積達40平方公里的大陸架,貯藏著石油,假如在這海域里隨意選定一點鉆探,問鉆到石油的概率是多少。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對于幾何概型中有關體積的問題,他們只能解決這種類型題。因此例題和練習的設計實屬一種類型。授課時若將其分析清楚、交代明白,便可在今后的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小結
教師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旨在與課前復習導入中對學生的提問相呼應,達到理順知識結構,加深記憶與理解,通覽整節課的目的。
四、作業
人教版教科書第146頁B組第4題;練習冊第81頁第8題。
(作者單位 吉林省永吉縣朝鮮族第一中學)
?誗編輯 魏 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