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云
摘 要:思想品德課,學生既愛又恨,如何讓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期待的課,喜愛的課。
關鍵詞:課堂環境;精心導入;真情實感;唯美課堂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很多時候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是既愛又恨的,那么如何讓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期待的課、喜愛的課呢?
一、新——常變常新的課堂環境
我曾經專門做過這樣的試驗,對同樣的初一學生上同樣內容的一節課,課的主題《你真美》,課的中間有學生互動的環節,需要他們互相地進行贊美,開始的兩個班級是按照最平常的座位來坐,學生的情緒總是不能充分地調動起來,于是在第三個班級上課時我改變了這種傳統的面對面的授課形式,模擬電視中的對話節目,把課桌全部撤走,學生圍坐成一圈,自己也坐在學生中間,上課中時坐時站。這種圍坐式教學使學生倍感新鮮和親切,無形中也消除了陌生感,拉近了我和學生的距離。而在第四個班級授課時,我則干脆將學生帶到了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室,地上擺放著一個個的蒲團,學生席地而坐,這節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空前高漲,因為全新的課堂環境,使他們愿意盡情地舒展自己、開放自己。
這里所說的課堂環境,其實包括了課堂硬環境與軟環境,在改變硬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軟環境的改變。就像上面案例中提到的,當伴隨著課桌的撤走,學生的心理軟環境得到了放松,而當學生一個個坐到蒲團上時,他們已經完全進入了一個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的心理狀態。那么在我們平時的常態課中,改變課堂環境是否輕而易舉地就能做到呢?國外一項研究發現:一間教室里,可在兩分鐘內完全移動其75%物品。所以,這關鍵問題并不是麻煩與否,關鍵是我們有沒有考慮要這么做。我們完全能做到根據思品課內容的需要,在課前快速地變換課桌椅的擺放,可以圍坐一圈的,可以是擺成環形的。這樣的改變可以成為我們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常用手段。
二、奇——誘人入戲的導入
導入是一堂課的切入點。成功的導入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引發學生思考。
為使導課激情有趣,要從“奇”入手:
1.導入材料的選用應注意典型和真實性,最好是學生生活中熟悉或關心的例子,為學生創設引人入勝、新奇不解的學習情境,這樣學生容易產生親切感,打開話閘。
2.導入的信息材料與教學內容必須有內在聯系,能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教學內容上,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教學效果,使后面的“好戲”順理成章。
3.導入的問題設計應在學生的生活體驗范圍內或學生現有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所能達到的程度,否則不足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甚至還會讓學生望而生畏。
三、真——讓真情溢滿課堂
1.真心實意地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用好教材。新課程的教材觀強調教材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文化中介”,是師生對話的“話題”。這樣的教材觀給了我們教師充分的創造自由,教材的延伸空間也越來越大。特別是思品課,本身我們的生活中蘊藏著巨大的甚至是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如果能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兩相融合起來,學生就會充分感受到書本知識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增強自己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2.在教學設計中重視情感教學?!读x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定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之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在《懂你》一課的教學設計修改中著力注入了“情感教學”的手筆,通過修改前后課堂效果的比較,我體會到思想品德要落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確實需要教師的真情投入,進行激情渲染。
3.在教學過程中用好激情四溢的課堂語言。一堂課的效果好壞,教師的激情性語言往往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我們的思想品德課,老師飽含濃郁情感的話語,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能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四、美——留一塊空間給學生
歐美教育認為,當老師講得非常完美、無懈可擊時,就把學生探索的過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過程,就無異于取消了學習能力的獲得。
對于我們思想品德課而言,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必須進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預設,從而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但是,預設的同時也需要生成,充滿生機的課堂教學絕不是“按既定方針辦”,而要動態生成,靈活開放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無禁區”,暢所欲言,在這個思考、討論、探索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了鍛煉,情感實現了升華。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想我在這個環節中的生成性教學設計大概就是體現了“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這一理念了吧。
上一節課不難,上好一節課卻不簡單。以上僅僅是我對如何上好一節思品課的一點膚淺感受,權當拋磚引玉,正所謂教有教法,卻無定法。愿我們的思品課成為深受學生喜愛的課,使我們的思品課堂成為學生傾訴、傾聽、體驗、收獲的課堂!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
?誗編輯 魏 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