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偉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學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階段,它融合了政治理論與傳統道德的內容,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其教學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而情感教育注重的是學生情感及其個體的發展,因此,將情感教育應用于政治教學中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以情感教育的滲透來深化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相關理論及其觀點等的理解,使其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政治教學;作用分析
一、情感教育及其應用
教學是一個持續的、全面的過程,除了基礎知識教學外,學生的思想、情感、身心健康等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情感教育而言,其教學過程的重要部分是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和信念,將學生的個體發展及其社會的健康發展作為其目標之一,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愉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從學生主體地位出發,尊重其個體性和其社會屬性,將其社會情感品質的培養和自我情感調控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引導他們對生活以及自己周圍的事物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獨立的個性及其人格特征,實現其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滿足社會的需求。
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基礎時期,情感教育的開展能夠從學生個體角度出發,引導其形成一種健康的人生態度和社會情感,對于以后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而將情感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融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等,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氛圍,對其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二、情感教育對于初中政治教學的意義
初中政治教育是一門相對抽象和枯燥的學科,其教學內容為傳統道德專項基礎的政治學知識和原理,而這些對于學生而言在接收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使得教學過程存在一些問題。而情感教育的融入則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1.情感教育應用于初中政治教學,能夠使師生關系變得更為融洽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合情感教育,使教師將政治教學的特點與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相結合,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編排的同時也對自己教學方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從而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師生之間建立一種融洽的關系。教學中,教師以真實情感來教學,更為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其身心健康,從而能夠引導其更加關注教師講課內容、能夠以一種積極客觀的態度來對待教師及其課堂知識,使其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
2.初中政治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合,能夠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
政治教學承擔著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等的引導和培養的任務,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使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內心產生影響。這種教育的開展,能夠對學生的心理、情感等產生影響,而教師的言行及其教學內容對于青春期轉變的學生的影響更是明顯。
3.情感教育的融入,能夠使學生將知識應用于實踐
初中政治課的開展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它在知識交流的基礎上也需要師生間情感及其思想的交流。而師生間良好互動的實現,能夠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激發其奮發向上的激情,使其以一種良好的心態投入學習中。這樣一種互動方式,使其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學習實踐,實現了由知到行的轉化。
4.情感教育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
將情感教育應用于初中政治教學中,使學生能夠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教師的教學,自己學習時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及其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的實現有了保障。
三、情感教育對初中政治教育作用的實現
1.對教學方式進行一定改進,注重學生理論基礎的培養
教學中,理論基礎教學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情感教育作用的發揮,需要將該基礎夯實,通過完整的知識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比如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講解中,教師將教材內容與一定的文學作品相聯系,能夠對學生產生更深的觸動,使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教學方式的改進,則是教師改善課堂教學所必須考慮的問題,比如在講述孝道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及其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如何盡孝道的,從而使其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
2.教師注重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更應注意自己的行為。從動作、語言、觀點及其認識等方面,向學生傳遞一種積極的思想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3.將情感教育視為一個持續的過程
除了課堂教學還應注重課后的延伸,使這種情感教育具有持續性和連貫性。如在《走向自立》的學習中,教師除課堂講述外,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引導其觀察自己的行為是否做到了自立。將這種情感教育持續地應用到政治教育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黃偉雄.淺議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C版,2010(1).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興隆林業局第一中學)
?誗編輯 劉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