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茹莎
摘 要:高中階段,如何讓高中學生寫出文質兼美、具有創意表達的文章,讓學生通過自主寫作內化精神涵養,提升人生境界,豐富生命視野,是新課程寫作教學的探尋之路。為此,從教學實際出發,從主題確定方面談一點想法。
關鍵詞:作文;主題確定;美感體驗
根據所學的課本文章專題,我不失時機地按照感受家庭,體驗親情美;感受風俗,體驗風情美;感受自然,體驗風物美;感受歷史,體驗悲壯美;感受人生,體驗人性美這些主題展開。
一、感受自然,體驗風物美
學生進入高一,對一切都充滿了新鮮和好奇。我們可以布置一個隨筆專題“校園寫真”,讓學生捕捉對校園的最初印象和心理感受,即感受什么體驗什么。如,一位學生在進入校園的第一周后,寫下了這么一段細致入微的校園印象:“從空中俯瞰,我的校園是一把鑰匙的形狀,預示著我們通過它可以打開知識的大門……這些都為校園平添了幾分自然之趣。”寥寥幾筆,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座孕育知識的校園所煥發的蓬勃生機。
二、感受家庭,體驗親情美
身在學校,縷縷不絕的常常是對家的思念。在《必修一》書本中有一“月是故鄉明”專題,特別抒發了作者對故鄉深摯而濃濃的思念之情。我要求學生寫了隨筆“想家”。一位學生這樣寫到:“想家,想的是滿屋的溫馨,想的是親人的歡笑,想的是濃濃的親情,想的是那熟悉親切的感覺……”此景此情可待成追憶!
三、感受歷史,體驗悲壯美
學習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一文,讓我們想到了當前英雄主義的缺失,于是要求學生寫了“英雄主義論”。學生寫到:“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體現另一種樂觀精神和英雄主義。現在,當今的世界,尤其是當今的中國,我認為也應該‘呼喚一種英雄主義……”
四、感受人生,體驗人性美
學習了《底層的光芒》這一版塊,我要求學生寫了習作“他們”。學生的文字真摯感人,筆觸細膩。“他們沒有豪華奢侈亦或是簡單樸素的住房,他們沒有四輪轎車抑或是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他們每天都奮斗在崗位的第一線,干那最臟最累的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代名詞——農民工……我們應該去包容他們,理解他們,接受他們,善待他們……”這位學生對底層人的真實敘述,更加增添了我們對世界上最美的光芒——人性之光的理解和感悟。
立足作文教學之根本——培養提高學生生活感受能力和美感體驗能力。如果我們教師在立足課本的同時,可貫穿作文教學,并進行適時的引導和培養,那么,學生的作文靈性也會如小荷才露尖尖角。
(作者單位 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語文組)
?誗編輯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