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為培養多樣化人才,必須根據學生個性開展教學,尤其是初中體育教學,應采取興趣教學法,營造和諧、積極的學習環境,進而激發學生的體育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從興趣出發,獲得更多體育知識,增強學生的創新、自主能力。談談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重要性、問題及應用策略,旨在提升體育教學效果與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興趣教學法;教學效果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重要性
通過興趣教學法,可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利用興趣教學法,根據學生個性開展教學,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如筆者在體育教學課堂中,模擬各類比賽項目,學生通過自由組合,積極參與游戲,讓學生感受體育活動的樂趣,提高的學生學習興趣,使以往消極的體育課堂氛圍得以改變。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問題
首先,缺少整體性教學模式。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是一種放縱式教學模式,缺少整體性教學模式,課程未根據學生個性、興趣進行設計,未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心理特征,許多教師的體育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大多選擇比賽與跑步,在教師的安排下,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未推行整體性的體育教學模式,不利于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推廣與應用,難以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自由組合興趣小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了興趣,就可以激發出極大的熱情。伴隨新課改不斷深入,許多體育教師逐漸注重在體育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按照學生的共同興趣,讓學生自由組合興趣小組,充分發揮體育學習的的作用,學生能夠獲得整體性進步。如,筆者教授競爭對抗性體育項目時,例如跳高、踢毽子、拔河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升學生的勇氣。利用成語接龍、接力賽等項目,使學生能夠融入集體,通過合作方式開展體育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利用打花鼓、街舞等體育項目,提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
總而言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利用興趣教學法,可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但在實際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缺少整體性教學模式、使用興趣教學法不到位等問題,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利用自由組合興趣小組、建立游戲教學模式、心理引導教學、情境教學模式等策略,有效利用興趣教學方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巽宅鎮中學)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