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必須以育人為本,面向全體,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旨在教書育人,其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但任何一種教育模式都離不開主體性的參與,即師生之間的雙邊互動關系。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關鍵詞:師生關系;理念;優點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必須以育人為本,面向全體,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旨在教書育人,其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但任何一種教育模式都離不開主體性的參與,即師生之間的雙邊互動關系。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已經成為我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構建這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呢?下面就這個問題談幾點拙見。
一、尊重、信任學生
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尊重學生比熱愛學生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到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教師尊重學生,保證每個學生在班級里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教師尊重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挖掘學生優點,激勵學生自尊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叭藷o完人,金無足赤?!边@些都說明了每個人都是優點與缺點并存的共同體。因而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成績參差不齊的學生,而應注重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優點并加以強化,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長處,讓學生知道教師對他的欣賞和關注,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自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因此會在學習中獲得自信,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在師生關系中獲得一種平等的主體意識,為融洽師生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寬容學生,增進師生溝通,加強師生合作
寬容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又是一種教育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弊鳛橐幻處?,以寬恕包容之心對待學生,不僅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給學生反思自己行為的時間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現出教師的寬大胸襟和巨大智慧,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
(作者單位 甘肅省民樂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