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得全 殷中木 趙孟桃
摘 要:由于先天智力因素或后天因素的影響,中小學生在學習中有很大差異。一些差生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干擾正常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中小學教學中的差生轉化也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結合具體教學實際,探討了中小學教學中的差生轉化策略。
關鍵詞:教學;差生轉化;策略
高質量的中小學教育是中小學生順利成長的基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以后的社會生活。小學教師作為少年兒童的啟蒙老師,應該具有較高的教學素養。但由于受到某些先天智力因素或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中小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存在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會在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突顯出來,并且嚴重地阻礙了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學校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差生轉化為優生,或者改善差生的學習狀態,以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可以說,普通中小學教學中的差生轉化問題是決定教學水平的關鍵。
一、鼓勵差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很多差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存在很強的自卑感。在實際教學中,他們往往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碰到必須參與的活動也會采取逃避或應付的態度。有些學生上課干脆睡覺,或者自己在下面做一些小動作,很難集中精力聽課。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學條件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真誠地鼓勵差生相信自己,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融入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中。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教師應該從簡單的問題著手,將所學的知識層層細化,化難為易,對于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精講精練,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應該努力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差生被良好的學習氣氛感染,進而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對這些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應給予及時鼓勵,例如,當一個課文朗讀不流利的學生能夠順利朗讀課文時,應該給予熱情和真誠的鼓勵。
二、在家長的配合下做好差生轉化工作
家長是學生行為的第一任導師。學校教育應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以形成教育合力來促進學生良好成長。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幫助差生轉化為優生的重要條件。中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生家長積極溝通交流,如果有必要可以和家長一起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取得學生家長的配合,讓學生家長參與到差生轉化工作中。例如,小學生語文“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的訓練,需要家長的監督配合才能幫助差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或者關心方式不當,就會導致差生更差。因此,教師應該多和家長溝通,利用家長會、家訪等方式和他們取得聯系,爭取改變家長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家長有時間多觀察孩子的表現,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平時多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及時矯正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以此促進差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利用課余時間做好差生輔導工作
很多差生都是“笨鳥先飛”,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帶他們先飛,多利用課余時間給差生輔導功課,讓他們提前預習新課并溫習課文。教師和差生一起預習課文能夠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利用輔導的時間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觀察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差生的作業采用面批的方式,讓他們了解自己產生錯誤的原因并及時更正,以培養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中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大,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學中運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差生轉化,在家長的配合下做好差生轉化工作,對差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有效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袁得全:重慶市云陽縣桑坪鎮團壩小學 殷中木,趙孟桃:重慶市云陽縣江口鎮江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