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根本保證。新課程理念下,在所擔任的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數學;興趣;學習氛圍
一、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既要嚴,樹立教師的威性,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要會哄,讓他們把你當做好朋友,更喜歡你,才會喜歡上你的課。比如,在上課時,我經常會創設一些需要解決問題的情境,然后故意裝作不會而需要學生的幫忙,于是這些小朋友便會積極主動地搶著幫老師解決這些問題,并且思維比平時更活躍;在做題時還經常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會有意無意地參與到他們的學習活動中去;和他們一起玩一些數學游戲等。除此之外還經常在課余時間和他們進行隨意的交流或開一些小玩笑等,和他們一起開心,讓學生覺得老師更親切。因此,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產生愛的感情,喚起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二、創設學生熟悉的數學學習情境
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之上的,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如,在教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時,教室里沒有多媒體的動態教學,為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它們的含義,特地創設乘車的情境,讓他們進行模擬乘車,現場表演,有上車下車的人,應該如何計算,這樣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更容易理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數學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直接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把一些教學內容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做”數學的過程。我經常利用小棒讓學生玩分小棒、擺小棒游戲,或者玩一些猜數游戲。這些活動多以比賽的形式開展,學生玩得開心,學得來勁,玩中有思考,體驗得更深刻。因此,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能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也培養了學生在“動”中求知的能力。
總之,在一年級的數學課堂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做到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作者單位 甘肅省華亭縣皇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