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借鑒國外空鐵聯運模式下高速鐵路設計的成功經驗,根據我國中長期路網規劃提出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建設規劃,初步構建出長三角地區實施“遠程航空+短途鐵路”空鐵聯運模式,及實施對策。
關鍵詞:空鐵聯運;模式構建;實施對策
歐洲鐵路公司與南方航空公司就雙方商業戰略合作展開會談,并就整體戰略合作框架達成共識,南航將成為歐鐵大中華區最高級別的代理合作伙伴。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旅客手握一張空鐵聯運通票,就可以暢游整個歐洲。這種南航與歐鐵之間的合作被稱為稱空鐵聯運,具體來說,空鐵聯運的服務,是指鐵路設施直接銜接機場,旅客可以通過鐵路便捷的進出機場,機場和航空公司為旅客提供的鐵路和飛行之間的聯程服務。
1 國外空鐵聯運的概述
歐洲的高速鐵路起步較早,已形成比較完善的高速鐵路運輸網絡;而航空運輸在歐洲是大部分旅客長途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上世紀末開始,歐洲一些交通運輸部門借助完善的高速鐵路網絡,在飛機和高速鐵路的聯運方面開展了嘗試。目前全球大約有120座機場建立了空鐵聯運的運輸模式。
2 我國空鐵聯運實施優勢分析
根據我國鐵路中長期路網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建成高速鐵路1.6萬公里,形成“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要骨架及城際快速鐵路。高速鐵路具有通過能力大、行車速度快、運輸效率高等突出特點,如果形成網絡,將發揮出安全舒適、快捷高效的優勢。
航空運輸在舒適度、運輸網絡、營銷、銷售、服務等方面相對具有優勢。在便捷性方面,航程超過1800公里,航空有明顯優勢,而在800-1800范圍內,高鐵優勢更強一些。一般來說,高鐵對于中短途的價格敏感型旅客吸引力較強,而航空對于中長途的商務型旅客則更具吸引力。隨著高速鐵路的迅速崛起,鐵路正步入快速客運時代,高鐵與航空的聯系也將更加緊密。
3 長三角地區空鐵聯運模式構建
長三角旅客空鐵聯運就是依托以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以各城市鐵路車站為平臺,以長三角地區來往上海兩場旅客為對象,以為旅客提供全旅程一體化服務為最終目標的多樣化聯運服務模式。
3.1 長三角地區空鐵聯運模式構建背景分析
據調查發現,一般到浦東機場值機的長三角地區旅客,若要乘上午的航班,大多提前一天到達;如果是下午的航班,通常會在當天一大早就出發。使得原本該享受方便快捷空中旅行的旅客,卻要為地面交通花費大半天或一天時間,降低了航空運輸的便捷性和舒適性。因而,只有提供良好的空鐵聯運服務,才能為旅客提供一個更為便捷、可靠和經濟的選擇。
3.2 長三角地區空鐵聯運模式構建
空鐵聯運從本質上講是將銜接機場的高速鐵路作為機場的“支線航空”服務,旅客通過一張空鐵聯票,就可以在鐵路與空中飛行之間進行有效銜接。
隨著浦東機場交通中心、上海虹橋交通樞紐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上海機場的空鐵聯運都將有可能成為現實。機場集團可以結合上海機場的需要,高速鐵路通至哪個城市或地區,就在哪里建城市航站樓,將機場的功能和服務延伸到他們的每一個車站所在的城市。高速鐵路也可在設計時就考慮與航空運輸的結合,在站位選擇,站房布置及信息模式等方面充分考慮雙方運輸的需求,以滿足雙方運輸的需要。
上海機場的旅客組成中,來自長三角的旅客已達近1/3,如果高鐵車站能成為上海機場在長三角各大城市的聯運航站樓,上海機場就將真正成為長三角地區的“樞紐機場”。這樣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海周邊地區小機場的低效率重復投資和建設,也可為高速鐵路吸引更多的客流。
參與“空鐵聯運”的火車站將提供個人安檢之外的所有候機服務,打算到上海轉機的旅客,可以在當地火車站就買好機票、辦理登機牌甚至托運行李,然后“輕裝”坐火車抵達上海虹橋樞紐換乘航班。
為此,每個參加聯運的車站里還需配備值機柜臺、行李安檢、行李運輸以及海關監管等相關設備。“相當于把每一個長三角的主要火車站都變成上海機場的候機樓,換句話說,也就等于讓每個有火車站的長三角城市擁有自己的機場。”
4 長三角地區空鐵聯運實施對策分析
4.1 高速鐵路的設計
作為空鐵聯運系統中最重要的高速鐵路系統,在最初設計過程中就應注意空鐵聯運對高速鐵路設計產生的影響。(1)基本工程方面。主要表現在高速鐵路選線及站址選擇兩個主要因素。高速鐵路在規劃過程中因充分分析各種需求,綜合考慮確定線路經過的主要區域,初步穩定線路走向。(2)站址的選擇,站址的選擇又分為兩個大的種類,一種是大型的交通樞紐,另一種是沿線主要車站。大型交通樞紐是實現空鐵聯運最重要的地方,其包括鐵路、城際、航空、地鐵、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旅客將在這里實現多種交通方式間的零距離換乘。要實現這種換乘,就需要統籌規劃火車站、航站樓、地鐵站、公交站、停車場等設施,使其融為一體。
4.2 運輸方式選擇
運輸方式間應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及服務共享。高鐵的售票系統應與民航機票系統整合,以實現空鐵的代碼共享和旅客的聯程票務服務,一張票就可以完成一次旅程的若干次換乘。在第一次登機或上車時一并辦理完本次旅程所需要的全部手續,以簡化換乘手續,縮短換乘時間。
4.3 運輸組織的安排
鐵路和飛機的運輸組織都十分復雜和繁瑣,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都需要做詳細的組織計劃,在今后的運營期間按此計劃實施,很難根據需要調整,所以在安排運輸組織方案時,應互相協調,制定一個完善的方案,使飛機和火車的換乘銜接合理,減少旅客換乘的等待時間。
4.4 專用設施建設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上海虹橋交通樞紐,通過將各種交通方式匯集在一處的優勢,整合了整個長三角區域的交通設施,從而為空鐵聯運方式的合作提供了基礎硬件設施的支撐條件。
由空鐵聯運所帶來的長期益處并不限于旅客方面,高速鐵路依靠站點布設靠近城市,列車設施人性化,列車服務航空化等措施,可以很好的與支線飛機爭奪客源。機場也借助可以連接高效、可靠的鐵路運輸網絡,將客源地的覆蓋范圍擴大幾倍。隨著支線航線客源的流失,支線航班的減少,機場可以盡可能的釋放出更多寶貴的起降時刻資源用于遠程航班,提升遠程航班的經營品質。高鐵與航空業可以通過建立多式聯運的運輸體系,形成空陸一體化的無縫隙連接,從而達到共同發展和諧共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秦燦燦.法蘭克福機場的空鐵聯運[J].交通與運輸,2005(12):46-48.
[2]秦燦燦,劉武軍.上海機場與磁浮、鐵路開展聯運的設想[J].綜合運輸,2006(5):31-32
[3]聶建波.“空鐵聯運”發展模式構建[J].硅谷,2013(12):4-5
[4]瞿孝志.長三角城市群空鐵聯運發展模式研究[J].江南論壇,2013(12):13-15
[5]高敏.大型樞紐機場空鐵聯運實施思路研究-以北京新機場為例[J].空運商務,2012(9):4-7.
作者簡介:田雨(1979-),男,工程師,現供職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