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 劉華鎣 解紅濤 韓玉祥
摘 要 文章針對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學生學習興趣低、僅僅為了考試而學習等問題,提出了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計算機基礎教育中,旨在通過案例講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零散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取得了很好的授課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大學計算機基礎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Based on Case Teaching
LI Ruifang, LIU Huaying, XIE Hongtao, HAN Yuxiang
(School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that students have little interest in the cour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and learning just for test,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its target is make students mastery in scattered knowledg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Practice has proved,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s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reform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我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第一門計算機公共基礎課。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常用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核心理念為重理論輕實踐,以教師講授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從而導致講課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低,僅僅為考試而學等問題,學生根本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更談不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創新的能力了。因此,筆者將案例教學的理念應用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通過案例引出相關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強化實踐教學,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1 案例教學法的理念
案例教學是指教師以具有鮮明代表性的案例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 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師生問答,以達到學習者學習認知、技能目標要求的教學方法。①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可以在情境中掌握理論知識,從而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②
傳統的大學計算機課程講授采用以知識點為主線,按部就班的講授所需掌握的知識,這就導致每個知識點都是單獨講解,各知識點之間前后脫節,學生往往只是被動聽課,學習興趣較低。筆者通過對課程的整合,將大學計算機課程內容分為計算機基礎知識、Microsoft Office 2010、計算機網絡基礎、多媒體應用技術和數據庫基礎等部分,每一部分都以案例為主線展開相關的知識點,實驗課也以案例的形式將所需的知識點貫穿其中,既鞏固了所學的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應用的能力。
2 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根據案例教學的教育理念,結合我校的實際教學情況,按照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知識的層次、特點和重要性的不同,筆者進行了教學模式改進,對Microsoft Office 2010、計算機網絡基礎、多媒體應用技術、數據庫基礎等部分分別組織了相應的案例,按照分析講解、現場演示、知識拓展和課后練習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實現了“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2.1 Microsoft office 2010
Microsoft office 2010部分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部分。Word部分通過“學生個人簡歷”的制作,將Word中的文檔編輯、排版、表格制作以及圖文混排等知識點融為一體進行講解。Excel部分將數據編輯、格式設置、數據排序、篩選、分類匯總等知識點通過“學生成績表”的制作傳授給學生。PowerPoint部分通過以“我的家鄉”為主題的幻燈片的制作,將幻燈片的編輯、外觀設計、動畫效果、放映及輸出通過案例進行演示講解,同時通過對家鄉發展情況的查詢匯總,引出計算機網絡基礎部分。
2.2 計算機網絡基礎和多媒體應用技術
計算機網絡基礎和多媒體應用技術均屬于知識點較零散、內容抽象、較難理解的部分。針對這些特點,計算機網絡部分一方面通過實驗課上的網絡配置、資源共享等實際操作,使學生掌握抽象的理論;另一方面,通過視頻“Warriors of The Net”,形象地講解信息在網絡中的傳輸過程,使學生更容易理解OSI模型。多媒體應用技術部分主要包括多媒體基礎知識、Photoshop圖像處理和Flash動畫制作三部分,其中Photoshop圖像處理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個人照片處理、海報制作為主題講解Photoshop中各種工具的用法、圖層、蒙版、通道等知識點;Flash動畫制作則通過倒計時牌、牛象互變、蜜蜂采蜜、探照燈③和卡通MTV的制作,將逐幀動畫、補間動畫、路徑引導動畫、遮罩動畫等知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完成案例的過程中學會相關的知識。
2.3 數據庫基礎
筆者通過Excel中學生信息存放時出現的冗余、一致性差、信息分散等問題,以“學生信息管理”案例引出了數據庫、數據表、表的相關操作及表之間的關系、單表查詢及多表查詢等數據庫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建立數據庫、數據表以及進行數據查詢的基本操作。
2.4 配套的考核方式
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有著不同的學習過程,必然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為了全面和客觀地反映案例教學法的實際教學實施效果,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評價,綜合應用能力評價。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主要通過期末的無紙化考試進行評價。通過建立題量充足、題型豐富、題意準確、答案完備的機試題庫,學生考試時隨機抽題,現場作答,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還要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自選主題的大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強化了網絡搜索、Word排版、Powerpoint制作及項目匯報等能力,同時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3 結語
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很好地完成目標教學任務,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能聽得懂,跟得上,興趣濃;基礎較好的同學能學到更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總之,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素養,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混合學習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注釋
① 王青梅,趙革.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3):7-11.
② 劉建新,盧厚清.案例教學法的起源、特點與應用研究[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1):60-64.
③ 前沿電腦圖像工作室.巧學巧用Flash 8制作動畫[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