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聲
【摘 要】信息技術學科它的前身是計算機教學,與傳統學科相比較它的教學理論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思想都遠遠還沒有定型。另外,由于信息技術課又具有幾個非常突出的學科特點:突出的技術應用性、迅速的變化性和鮮明的社會時代性。因此,其教學方法決不能完全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應有其獨特的教學模式。我們要確保信息技術教育在培養新型人才方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必須探討信息技術教學的模式。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課程整合;學生能力;評價
一、創設教學情境,構建網絡教學平臺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并把情境創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
網絡教學,首先要有網絡教室硬件支持,網絡教室就是組成局域網并與校園網和互聯網相連的多媒體電腦室;其次,要有網絡教學平臺的軟件支持,網絡教學平臺就是跟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現代教育理論,體現網絡化、互動性、層次性、自主性、協作性、創造性的現代化教學平臺。
二、開展主題性學習,加強課程整合
“主題性學習”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任務驅動下的學習方式。所謂主題性學習,廣義的理解是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在目前的實踐中,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以“主題性學習”為目標的訓練是信息技術課程與學科整合的有效方式,它不僅是培養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和處理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徑,也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整合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礎。通過信息技術課中主題性學習,學生既實踐鍛煉信息的開發利用能力,掌握了網絡學習的技能,也能將該技能遷移到其他學科,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核心目標才真正落到了實處。總之,“主題性學習”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
信息技術課的網絡教學,相當的一部分內容是在其他學科知識的背景下完成的,這些學科的知識也就是一個個在網絡教學中的主題。主題化網絡教學就是在相應的知識主題下,完成一個個主題帶來的大量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過程。這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學習。
三、綜合使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現代教學理論,充分發揮網絡環境的優勢,綜合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1.采用發現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首創精神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教學不能是講解式的,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知識加工者,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親自把事物整理就緒,使自己成為發現者。
2.采用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不盡相同的特點,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情境,給學生獨立的思維空間,這是網絡環境下具有獨特的優勢。
3.采用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應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
四、建立評價系統,加強學習過程的評價
評價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我們應圍繞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規定的培養目標和內容標準,來評價教學和學習情況,保證信息技術課程目標的達成,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幫助學生逐步提高信息素養。
1.評價中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性原則
教師應評價中起主導作用,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評價能力,適時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以評價促進學習;組織學生開展互評,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2.評價中注重實踐能力,加強學習過程的評價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評價中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另外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3.評價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分層評價
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要尊重個體差異,體現靈活開放,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過程中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評價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評價任務,卻有相同的評價方案。評價要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
五、交流展示優秀作品,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學生的作品做的非常不錯,甚至有的連老師都感到意外。我們的做法是,讓這些學生來展示他們的作品、講述他們的創作過程、交流他們的經驗和心得。通過這種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交流信息、表達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創作者也是一種鼓勵,對其他學生也起到學習和激勵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每次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收集、整理,并在教學網站上進行公開展示,有的甚至推薦到雜志或其它網站上發表。這些優秀作品既可以作為下一屆學生的學習參考資料,又可以作教師教學的素材,這也是作為教學過程的一種延伸和拓展。
總之,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教學技術也應及時作出相應的改善,用先進的教學技術造就優秀的新世紀人才,是刻不容緩的事,網絡教學、網頁式課件,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目前正處于發展壯大之中,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校園網將實現全區、全國的聯網。這對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來說是一種機遇,我們要努力工作,與時倶進,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苗逢春.《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理念與實施》
[2]陳元保.《分層教學、全面優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作者單位: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城區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