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燕 楊蕾 呂姝琦 劉曉輝
摘 要:高職院校要更好地推進心理衛生科學知識在學生中的普及和推廣,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及時幫助心理異常學生,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問題;對策;人才培養
當前,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和《教育部和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教社政[2005]1號)的文件精神,推進心理衛生科學知識在我院學生中的普及和推廣,密切關注學生們的心理發展,及時幫助心理異常學生,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使他們健康成長。通過對我院2013級學生心理測試,篩查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建立院、系、班級大學生心理疾病預防與危機三級干預機制。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及時發現,及時預防,有效地避免大學生中極端行為及惡性事件的發生,讓大學生快樂成才。
測試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我院2013級新生進行測試,測試采用統一指導,當堂發卷測試,當堂回收。其中,收回有效問卷2622份,對有效卷進行原始數據的統計分析并進行t檢驗。其中F1~F10各單項中大于或等于2分共375人,F1~F10各單項中大于或等于3的共有81人。結果顯示:2013級新生在強迫、人際敏感、偏執、焦慮、敵對五項指標上人數多于其他指標,尤其強迫、人際敏感兩個指標上人數較多。
一、部分學生現狀
這81名同學涉及的問題主要有:人際關系問題、情緒情感困惑、學習問題、自卑、人生目標茫然等。他們面臨的共性問題如下:
(1)一些問題困擾自己的時間長。少則兩、三個月,多則一年。自己無力解決,想把它壓在心底忘記它,有時越想忘記越難忘記,很苦惱。
(2)痛苦的經歷帶來的不愉快的體驗對自己的影響大。有的學生,在上大學以前,經歷過父母離異、或父母經常吵架、或父或母生病、或父母做生意賠本、或個人戀愛受挫、或高考失利等事件,這些事件對學生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記憶很深。而父母沒有及時關注他們內心的痛苦,他們也不愿與父母就此類事情進行溝通,怕父母傷心難過。同時,他們也不愿與其他同學傾訴,除非特別要好的朋友,而有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并沒有要好的朋友。
(3)不能盡快地融入集體,交往能力較差。不能盡快地融入集體,主要表現為在宿舍很難與同學相處,無法融入宿舍。要么獨來獨往,要么不信任別的同學,不敢敞開心靈,封閉自己,特別孤獨和寂寞。
(4)缺乏良好的支持系統。與父母的親情關系相對疏遠,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首先想到的是埋在心里,自己想辦法解決,常常又解決不了。表現為一個人形單影只,自怨自艾,情緒得不到及時、合理的宣泄與疏導。
(5)人生目標茫然。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缺失,空虛、無聊,不知道怎么有效利用課余時間。其中有部分同學沒課時間除了睡覺就是上網,非常迷茫,不能很快適應大學生活。
二、解決辦法
(1)正確認識自我。通過咨詢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揚長避短,重建自信。有些學生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把自己的缺點放大,加大了自卑感。可以讓這些同學多多找出自己的優點,鞏固自信。有了自信,一個人才能更好地學習、生活。
(2)建立成功的生活體驗。這些學生需要成功的生活體驗,有了成功的生活體驗,人就擁有了自信,有了自信,人就會感到生活的美好,因而做任何事情就會擁有無窮的動力,不會感到空虛和無聊。
(3)改善與家人的支持系統。調整同家人的關系,利用周末以及父親節、母親節等特定的日子,問候父親、母親,用心體驗與父母的交流。
(4)學會融入集體。有些同學以前沒有住過宿舍,過不慣集體生活,表現出種種不適應。可以嘗試著參與集體活動,與同學一起分享快樂與煩惱。
(5)學會與同學交往。一些同學往往是某一個問題困惑自己很久,在大學里沒有知心朋友,又不希望給家人帶來不快,憋在心理,找不到宣泄的途徑。通過咨詢,同學們在心理上得到了宣泄,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感覺很輕松,學會了調整自己的情緒。鼓勵大學期間每人至少結交一個以上真正的朋友,大學期間遇到煩惱就有了傾訴的對象,煩惱就不會累積起來,生活才能快樂起來。
(6)適度運動。“生命在于運動”,倡導大學生堅持適宜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跑步、打球等運動,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結交朋友,釋放壓力。
三、干預效果
因子分大于3分(重度)的同學,往往是負面情緒累積太多、太久造成的。學生反映出來的問題,有些是家庭問題的折射。通過咨詢及學生本人的努力,這些同學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敢于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懂得及時調整自己,宣泄情緒,清理自己的心理垃圾,掌握了一些心理調節的方法,樂觀地面對生活。
因子分大于4分的同學,通過咨詢發現他們生活得并不快樂,煩惱遠遠多于快樂,影響了生活質量和學習效率。心理干預對這些同學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時。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通過多次跟蹤咨詢,予以關注,及時了解了這些同學的心理動態,通過共同努力,使他們快樂地生活。
總之,大學生心理健康已漸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對我院2013級學生心理測試,篩查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尋求干預的對策,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及時發現,及時預防,能夠有效地避免大學生中極端行為及惡性事件的發生。高職院校要更好地推進心理衛生科學知識在學生中的普及和推廣,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及時幫助心理異常學生,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使學生健康成長。而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