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平
【摘 要】《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采用分階段教學的方法,強化應用性技能的訓練,學以致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當今計算機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計算機維修行業市場缺口較大。所以讓學生學好“維修”,從就業的角度看,可以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增強就業競爭力,在社會上立足。在以往的計算機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和硬件設備的限制,所教授的內容大多是紙上談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經常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只有對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探索順應現代化教學需要的新教學方式,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實用人才。
第一階段:從實際出發,從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首先從激發學生興趣著手。什么樣的知識最能提起學生學習勁頭呢?毫無疑問,就是現實的案例,而不是課本上抽象的概念。例如,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專門帶一臺壞的計算機到教室說要進行多媒體展示,當上課時學生發現計算機開不機,從而引出計算機的組裝與維修,如果你掌握了計算機的組裝與維修,遇到這種問題,能不能想辦法解決;再把學生帶到學校的組裝實驗室。當面對如此繁多的零部件時,學生感到很新奇,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階段:注重實際操作,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識別硬件。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根據教材和學生現狀,將理論教學為主變為以理論與實驗相結合、以實驗為主的教學方法,這也符合現在提倡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項目化教學。根據教材開發出與各項內容相適應的實驗項目,制作交互性強、操作性強、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結合展示臺、網絡教室和學生的智能手機等設備進行知識和技術的講解和示范,講清涉及到的CPU、內存、主板、外圍設備等等,要求學生達到基本理解的程度。而對所講的實驗項目,在實驗過程中用各種部件驗證。這樣就把理論上空洞深奧的東西變成看得見、摸得著、想得通的實際東西,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第三階段:與學生設計和探討計算機配置方案,通過第二階段的學習后,可適當安排學生走出校園,到本地的電腦市場了解計算機硬件技術最新的發展狀況、了解市場主流產品的信息,并按不同的需求和價位做好配置單,帶到班上討論,對配置單做出說明,評出較好的配置單,以鼓勵學生,從而樹立起學生學習知識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環。
第四階段:與學生共同探討安裝方案,通過前三階段的學習學生對于計算機各組件都掌握較好,接下來學生關心的問題是計算機各部件是怎樣協同工作的,實踐是檢驗想法的最好手段。因計算機組裝過程中細節方面較多,采用了分步驟分組的方法,第一步現場拆解和組裝了一臺計算機,使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到計算機組裝的過程,再通過視頻播放解讀計算機組裝與拆解過程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第二步帶學生到組裝實訓室以兩個人為一組,完整的拆卸和組裝一臺計算機,教師及時糾正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對于組裝計算機硬件能夠達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第五階段:底層基本調試及軟件安裝。在組裝完成之后,學生開始關心后續的操作。BIOS參數的設置、硬盤的分區與格式化的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演示,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方案進行設置,在設置過程中老師要及時發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在總結會上集中做出詳細解釋。系統軟件安裝包括操作系統的安裝、驅動程序的安裝、網絡配置、應用軟件安裝設置等。
第六階段:故障的檢測定位及排除。硬件故障的排除以硬件故障的檢測定位為主,只做板卡級。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硬件故障檢測定位方法,掌握常用的故障檢測定位儀器、工具、儀表的使用技術,了解先進的檢測儀器儀表工具和軟件的功能。軟件故障以軟件的故障預防為主。學習常用的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技術。主要包括硬盤分區表的備份與恢復、注冊表的備份與恢復、系統的鏡像與克隆等等。
總之,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實踐性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新經濟時代的就業要求。
【參考文獻】
[1]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第二版).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2]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3
[3]呂峰.《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教學探討.山東省商貿學校.2008.12
[4]耿學工.高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改革初探.南京衛生學校.2007.5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