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鑼
職高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確是個軟肋:1.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厭學現象嚴重。2.口語能力低下,不敢當眾發言,即使勉強發言也是吞吞吐吐、結結巴巴,詞不達意。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存在問題呢?本人從教中職英語多年,覺得應該從培養正確的就業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的催化作用這幾個方面提升他們英語口語水平。
(一)培養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就業觀。
進入職校的第一節英語課,我不急于給學生講授知識點,而是收集很多就業資料,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市場和用人單位對中職生在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的要求,讓學生切身體會英語口語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他們真正認識到:口語學習與他們的實際生活、就業是緊密相關的,幫助他們克服弱點,逐步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和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培養興趣,化興趣為最好的動力源泉。
1.創設情境會話,融入生活情趣。
情境教學法是南通特級教師李吉林先生創設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為手段,連同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的內容以及課堂氣氛成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心理,從而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整個學習活動,達到課堂高效的目的。結合這一教學理念,我在上《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英語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unit 3 《At the Market》這一課時,要求學生帶小物品進行購物情景會話,結果上課時我驚奇的發現自己好像進入了一家超市,小家電、各類水果,衣帽等,而且每件東西上還醒目的貼著英文名稱及標價,我知道學生肯定在課下花了功夫,看來興趣是最好的動力源泉。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們都用自己所知的英文進行購物和討價還價,盡管笑料百出,有的同學因為詞匯缺乏就使勁打手勢,有的學生體會到詞匯量不足有多么無奈,這比簡單的說教不知道強多少。因此,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時,可結合教材的內容,創設會話的情景,讓學生有學以致用的感受,激發學習的興趣。
2.多形式“播報”表演,增強表演欲望。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前不妨花三、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做“播報”表演。具體做法是:我們按照學號每天由兩三個同學一起,在講臺前表演我們播報的內容。內容可以是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也可以是我們所學的內容。劇情可以是已學過的情境,也可自己創設情境,但是臺詞必須要運用已學過的句型和詞匯。學生在笑聲中復習,既鞏固了舊知識,又達到復習舊課的目的。這是一種創造,是一種語言的靈活運用,從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一些學生多年后再次相聚,還能清晰地叫上當時扮演的角色名字,這點,我深有體會。我還記得2010上的《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英語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第一冊unit6《Go out and Enjoy Life》這一課時,讓學生自學課文 《get stressed,stay young 》并改編成一個短劇在課堂上表演,結果人人都以極大的熱情參與表演,寓教于樂,反響良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口語興趣。
3.切入英文歌曲,鼓勵放聲歌唱。
英語歌曲對于職高學生具有極大的挑戰力,因為他們想唱又不會唱;英文歌曲對于職高學生又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他們可望而不可及。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業余時間教學生學唱一些流行的、難度適中的英文歌曲:《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moon river》、《Big big world》,結果是班上英語成績最差的一個學生英語歌曲唱的最溜,簡直可以和原唱媲美,他的成績也由此飛速上升,這就是興趣的魅力。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學習活動順利進行
要幫助學生養成口語訓練的良好習慣。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必須經過長期的、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早讀、課堂45分鐘、課后口語作業都是幫助學生養成口語訓練習慣的平臺。
每周2個早讀,我們請專門的同學負責領讀,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到組長處大聲朗讀或背誦出來。課堂45分鐘內,我會利用一切教學媒體,如插圖、實物、簡筆畫、PPT、flash等創設情景,寓教于樂,讓學生置身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訓練英語口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后口語作業,主要用于創設課余英語學習氛圍。但不宜過多過難,更厭惡機械的抄寫,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注重“少而精”。學生也希望作業形式能豐富一些,寓教于樂更好。鑒于學生的這些需求,我們的口語作業與書面作業穿插布置。口頭作業主要形式有:Everyday English(生活英語);I can make sentences! (用所學詞匯造句) Todays news(新聞)等等。當然,口頭作業一般只選取其中的一個,有問題可以找老師指點,但每天必須通過抽查關。
(四)給課堂注入鼓勵的良劑,激發表達興趣。
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每個人都希望被贊美,在心理學意義上源自于個體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精神需求。一旦這種精神需求被滿足,人就會充滿自信和動力。英語學習脆弱的中職學生如玻璃般透明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呵護與賞識。在課堂上如果我們老師給予他們鼓勵的眼神,肯定的話語,使學生經常地不斷獲得成功的愉快體驗,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因此,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適當的表揚,以激發其表達興趣。
總之,現代素質教育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職高英語口語也日益受到重視。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培養他們自愛、自信的精神,多形式多舉措有效提高英語口語學習的效率,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第二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