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華,皮至明
(梧州市衛生學校,廣西 梧州 543000)
生理學是中職生較早接觸的一門醫學基礎課程,是聯系基礎與臨床的橋梁,是醫學教學體系中的一門主干課程。對生理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學生后續大部分醫學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對大部分中職生而言,生理學抽象深奧,枯燥難理解,令他們頭痛害怕,考試容易“掛科”。如何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引導、幫助學生對生理學產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每一位中職生理學教師的不懈追求。筆者在20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問題教學法是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不斷擴招,中職學校生源質量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學生普遍文化基礎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規范差,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識;心理素質差,經不起微小的挫折;自私自利,缺乏團結協作精神;自由散漫,紀律觀念淡薄[1]。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由于成績不好,他們大多承受批評和埋怨,被大家瞧不起,因此較大程度上存在著厭學情緒和逆反、自卑心理。進入中職學校學習,接受職業技能訓練,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令人期待的開始。同時,對于學習醫學專業、醫學知識,他們也具有較濃厚的興趣。因此,學校必須多管齊下,加強引導,改進教學方法,想方設法挖掘學生潛力,因材施教,重塑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生理學是論述機體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學好生理學知識,不僅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幫助很大,還能很大程度提高學生認識和處理臨床實踐問題的能力[2]。它理論性強,許多概念、生理過程和生理機制等比較抽象、復雜,師生普遍認為存在“三難”:解釋難,理解難,記憶難。而中職生理學學時近年來有減無增,也進一步加重了學生學習困難。
問題教學法,就是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引導,將密切圍繞教學內容的各個問題貫穿教學全程,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由淺入深地理解、掌握知識,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其中問題的分析可以通過討論、指定學生回答或討論和指定學生回答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進行,也可以教師自問自答[3]。鑒于中職生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與本科生有一定差距,筆者在實施問題教學法時,主要采取學生搶答的形式。問題教學法是一種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特別是當我們設置的問題與日常生活或臨床現象密切相關時,學生更能體驗到學有所用的快樂。
教學中問題的設置包括以下4種方式:(1)教師課前準備好問題,學生課中回答。根據教學內容,教師課前精心設置好問題,上課時要求學生解答。問題數量不宜過多,一般兩學時準備3~5個問題,通過問題把教學內容串連起來。(2)課中臨時提出問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課堂氣氛、節奏、時間等情況,即興提出問題。(3)課后習題。包括教材每章后的習題和教師布置給學生的習題。(4)教師課前布置問題給各學習小組,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教師把學習任務設置成問題提前布置給學習小組,由組長在課前組織本組學生討論,分析問題并尋找解決辦法,上課時各組抽簽決定解答哪些問題。問題的設置應遵循由簡到難、深淺結合的原則,圍繞課程內容,密切聯系日常生活或臨床。
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可能會遇到大部分學生不習慣或不敢站起來主動回答問題的情況。對此教師要善于鼓勵、循循善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回答問題與學生成績掛鉤,促使他們上課時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筆者一般在開學第一節課上就告訴學生,期未成績中有10分為平時回答問題分,多答多得,不答不得,具體加分方法為:(1)上課時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舉手回答問題正確,每題加2分;(2)老師課后布置的習題或教材每章附加的習題,回答正確,每題加2分;(3)由學習小組一起完成的問題,回答正確的小組,組內每位學生加2分;(4)凡回答問題雖不正確,但有自己的見解的學生加1分。通過激勵機制和教師的鼓勵、引導,學生逐漸由不敢回答問題轉變為競相舉手搶答問題,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漲。
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實施問題教學法的同時,也對成績評定方法進行了改革,調整綜合成績構成,除以往的期末考試、階段考試及實驗成績外,增加了回答問題分、課本檢查分。具體為:期末考試成績占60%,階段考試成績占20%,回答問題分占10%,課本檢查分占5%(檢查已講授過的內容是否有符合教師講解要求的劃線、注解和筆記以及課后習題完成情況),實驗成績占5%(包括實驗小組對實驗的組織、參與、完成情況及實驗報告、實驗室清潔的完成情況等),如圖1所示。
圖1 期末成績構成
作者以不記名問卷形式,對實施問題教學法的2010、2011級助產班學生進行教學效果調查。2010級助產班79人,2011級助產班67人,合計146人。共發放問卷146份,收回有效問卷146份。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問題教學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它能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啟發思維,提高溝通、表達能力,使知識容易理解和掌握,對學習有幫助。在調查中很多學生表示,為能在課堂上搶答問題,他們除認真聽課外,還在課前進行預習,提前做課后習題,做好回答問題的準備工作。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問題教學法教學效果調查[n(%)]
對中職生而言,生理學是一門重要而又比較難學的課程。在教學中,通過圍繞教學內容由易到難、深淺結合地設置問題,特別是設置一些與日常生活或臨床密切相關的問題,將生理學學習與生活實際及后續課程相結合,能使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同時,建立相應激勵機制,改革成績評定方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躍思維,大膽表達自我,真正成為學的主體,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1]賀玉坤.當前中專學生的特點及教育對策[J].職業技術,2006(6):105.
[2]李英博,申晶晶,陳笛,等.PBL在生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2):143-145.
[3]周麗平,孫立力,胡雪原,等.問題教學法在醫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8,7(4):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