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洪梅
摘 要:目前在國家擴招形勢下,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入學門檻低,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在初中時不被學校重視,不被父母看好,社會對中職學生的普遍歧視等等,導致中職生自卑感要比其他同齡學生嚴重得多,如何消除中職學生的自卑感,正確對待自己和未來,這是中職教育工作者所關(guān)心的問題。文章從心理輔導教師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guān)鍵詞:中等職業(yè) 自卑感 自信 自我暗示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226-01
1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可以說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往往都是成績不好,是老師眼里的問題學生,被初中學校推來推去,家長也不看好他們,拿他們無可奈何,讓他們?nèi)ゴ蚬み€太小,在家無所事事還管不了他們,把他們送到職業(yè)學校一是希望他們能學到一技之長,二是有約束個孩子的地方。
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來自初中畢業(yè)沒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不僅在學科學習方面落后于整體水平,而且相當一部分處于一種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自己比普通高中差),這種心理極其嚴重,持久地影響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tài)和目標動力。這一群孩子都普遍存在著自信心不足,自抱自棄,學習無目標,在校混日子,認為上中職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2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缺乏自信的原因
究其原因,除了社會上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父母對子女扭曲了的期望之外最重要的是目前單一的教育評價體系所導致的,當前的教育評價體系用考試分數(shù)評價學生,學校工作往往會向應試教育的方面靠攏。使學生出現(xiàn)兩種傾向:一部分學生放棄全面發(fā)展,沉浸在題海戰(zhàn)術(shù),極力應付考試爭取對它的適應,以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另一部分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厭學情緒,自覺或不自覺地離開學習的主流。后者中有相當大部分讀中等職業(yè)學校,他們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不充分,學習精神不飽滿;敏感而自卑;自以為是卻不自信;表面自主內(nèi)心卻缺乏獨立能力,僅有雄心和抱負,卻顯得懶惰。當長期被自卑感籠罩的中職學生,不僅心理活動會失去平衡,生理上也會引起變化,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心理變化,更加重學生的自卑心理。
3 克服學生自卑心理的方法
讓中職學生自信,讓他們有難忘的中職學習和生活,讓他們學有所長,學有所獲,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我是職中生,我行我自信,這是我們中職教育工作者一項刻不容緩的職責。
作為心理輔導教師,我們不應再讓孩子在自卑中學習,在沒希望的心理狀況下生活。通過實踐,我認為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嘗試。
3.1 正確客觀的認識自己、發(fā)揮自己的長處
一般來說,認識自己的方法和途徑主要有這樣方面:一是通過自我反省和檢查來認識自己;二是通過別人的態(tài)度和評價來了解自己;三是通過各種心理測驗來了解自己;四是借助活動成果來認識自己。一個人要想比較準確地認識自我,最好能結(jié)合多方面的途徑來全面了解。如“我是誰”的心理健康教育課。
3.2 以活動促成功,以成功增自信
一個人成功經(jīng)驗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強。可見,通過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強和升華。對于自卑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建立起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增加成功的經(jīng)驗。比如讓學生結(jié)合所學專業(yè),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并在公共場合進行展示。也可以通過多開展學校社團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如繪畫、書法、籃球等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信心,克服自卑。
3.3 教師恰當?shù)谋頁P,增強學生自信
作為學生,沒有不在乎教師的,教師的稱贊,會讓學生興奮不已。作為教師要學會對自卑學生,多唱贊歌,要用心去分享他們的成功,把學生的成功當作自己成功,一樣的快樂,一樣的幸福。時時記去教師的贊美,共同欣賞,既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也是治療心病的最好辦法。
3.4 積極的自我暗示
教會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有內(nèi)在自卑感的學生總在不停地自我詆毀:我不行,我不好看,我太倒霉了,我太不幸了,從小到大從沒有人真的欣賞過我,這個世界上再不會有人愛我了等等。這些孩子缺少的就是積極的自我暗示。在學習生活中,學生經(jīng)常采用“積極的自我暗示”心理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戰(zhàn)勝困難和恐懼??鞓飞睢?/p>
綜上所述,是筆者在工作過程中的體會,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孩子們更應該得到老師及全社會的關(guān)注,他們也需要擁有陽光快樂的學生生涯,他們也會給社會創(chuàng)造很多的價值,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我們作為老師的期盼。
參考文獻
[1] 鄭霞,陳建華.江西省大學生心理壓力釋放方式調(diào)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9(8).
[2] 朱敏,姚本先.我國大學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8(2).
[3] 王雪蓮,王緒朗.大學生心理壓力研究概觀[J].青年探索,2005(2).
[4] 馬超.大學生心理壓力及調(diào)適途徑[J]. 文教資料,2010(3).
[5] 王成德,康金艷,段曉娟.大學生心理壓力狀況及應對策略[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6] 朱敏,姚本先.我國大學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8(2).
[7] 楊敏.大學生心理壓力源及其成因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0(17).
[8] 張敏,劉敬禹.大學生心理壓力研究綜述[J].考試周刊,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