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 要:物理新課程最核心的理念,用最簡潔、最通俗的文字來表述,就是“重過程”、“重情感”、“重生活”。
“重過程”——重視“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達成,
“重情感”——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
“重生活”——重視物理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系。
關鍵詞:初中物理;灌輸知識;物理過程;物理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97-01
一、 初中物理學科的特點
初中物理新課程是一門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通過接受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
二、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從初中物理學科特點不難看出初中物理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要求學生記住幾個公式和幾道物理計算例題這么簡單。在現實的物理教學中我們確實是那樣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學生生源素質差。農村初中對口的生源都是本鎮的中心小學和各個村小。很多村小是沒有開設《科學》這門課程的。他們缺少對身邊物理現象有意識的觀察。很多學生上初二才第一次接觸物理知識。2、老師的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手段落后。一些農村初中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早就習慣了靠一支粉筆演繹整堂物理課。雖然用著老一套的教學方式“背誦+例題”,也能教出好的成績。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卻慢慢消失了。3、教學設備落后,物理實驗器材匱乏,很多該分組的實驗變成了演示實驗,該演示的實驗變成了教師口述的實驗。很多學生都沒有機會親手做一次實驗。4、缺少科普圖書。雖然學校有圖書室,但是里面關于物理知識的科普圖書很少。而且圖書室常常是大門緊閉的。狹窄的知識面,必然會導致學生在理解物理中的某些現象和規律時出現困難。他們會慢慢對學習物理產生畏懼感。主觀的認為,物理并不是誰都能學懂的。最后放棄學習物理。
三、物理教學為什么要重過程、重情感
知識和技能在當今已不是教學目標的唯一要素。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農村。學生基本都會上網。有什么不懂的知識完全可以通過“百度”、“搜搜”等收索引擎獲取答案。這使得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拓寬了很多,獲取知識答案也不再是難事。而且技能的具體內容總是在與時俱進。比如現在生活中更多地方是使用電子天平,這就使得教學中要求操練的機械天平無太多用武之地。記錄時間現在更多的是使用電子秒表、光電門計時器等。這樣機械停表的使用訓練也沒有太多的意義??傊R與技能的具體內容總是在與時俱進。從長遠來看“過程”和“情感”目標對學生素質的形成具有關鍵的意義。但是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上卻往往是重視知識與技能目標,而對“過程”和“情感”目標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只要把知識點講透徹了,學生就明白了。只要學生會做題,就算學懂了。只要能考試得高分,就算達到最終目的。教師教學中對“過程”、“情感”目標的忽視主要是因為其對 “過程”目標的認識存在誤區?!斑^程”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學到知識。而是讓學生獲得物理科學探究的體驗、增強意識、掌握方法、提升自身發展能力。知識并不一定是解答題目的關鍵,很多難題都是難在能力、意識、習慣等非知識素質方面。比如初中物理中電功率的計算,如果學生去親自動手測算過用電器的電功率,那么他們將獲得更深刻的體會。學生要獲得全面的學習素質,必需經歷全面的學習過程。
初中的物理教學,更應該把培養學生“興趣”作為第一目標。初中物理教學并不是要交給學生很多、很高深的知識。而是介紹基本的物理現象和物理探究的基本方法。初中物理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老師,更應該想法設法讓學生對物理這門科學產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覺地經歷學習的過程獲取知識。而不是讓學生整體沉浸在痛苦的題海中。只有學生具有對科學的興趣,這對學生是受益終身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學關鍵要培養學生四個習慣。樂于觀察的習慣、聯系實際的習慣、講道理的習慣、具體分析的習慣。
四、教學中怎樣體現“重過程”
1、讓學生經歷某一學習過程意味著學生具有某種學習行為,一定行為的積累,則形成了相應的某種能力。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力時,總是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解讀時可以讓學生用他們已經具備的語文知識來解讀其中的“一切物體”、“不受力”、“總是”、“或”這幾個關鍵詞,以此加深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2、讓學生經歷對某一解決問題方法的感受、積累,概況、抽象、運用、拓展,都需要通過相應的過程來完成。比如在學習“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可以在課本原來的基礎上增加探究物體運動快慢和接觸面積大小是否會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讓學生小組合作,運用控制變量這種方法設計并完成實驗。3、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不要把“以知識為線索”變成“以知識為主”。一個新知識的構建,是需要原有的知識作為基礎,但這常常會變成把教學設計的目光集中在知識上,忽略了學生如何獲取知識的過程。所以要通過對自己教學過程的反思,漸漸在日常教學中把“重結果”的重心移動到重過程。調動學生積極思考,自覺的建構起新的知識。4、科學探究是實現“過程”目標的重要途徑??茖W探究不應該變成教師演示。雖然教師能講授清楚知識,但卻無法講授獲得知識的體驗。一味地灌輸知識是不利于他們能力的培養。也失去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機會。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要在新課標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求教師要在改變以前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不斷的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和指導思想,靜心深悟、不斷反思。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促進教育公平增添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