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錄
摘 要: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要做到以下幾點:創建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分析學生計算能力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297-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打牢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學生以后學好數學學科是非常關鍵的。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主要指的是學生能夠準確、靈活、迅速的計算數學題。那么,在教學中該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使他們能夠準確、快速的進行數學計算呢?我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教學模式,下面和各位同仁們共同分享。
一、創建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學生和教師交流的舞臺,是學生增長知識的天地,一個充滿生氣、活力的課堂學生才能學到知識,增長見識,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融洽的課堂氛圍。數學學科本身是比較枯燥的,尤其需要建立生動融洽的課堂,特別是小學生生性好動,如果在數學課堂死氣沉沉,總是板著臉孔講課,效果可能是不好的。有一位名師說過:“一堂好課,如一首交響樂,總要講究旋律、節奏、配器、音響的和諧。師與生要和諧、人與文要和諧、情與理要和諧、思與悟要和諧、知與行要和諧......”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盡量使自己的課堂變得富有生氣,盡量營造和諧的課堂。如《10以內的減法》時,在課堂教學上,我微笑著問學生:“樹上有5只鳥,獵人開槍打死了1只,還有幾只?”,“還有4只。”有一個學生說道,“應該是一只也沒有了,因為全都嚇跑了。”,“還有3只小鳥。”一個清脆的聲音在嘈雜聲響起,“怎么會是3只呢?不對,不對。”其他學生紛紛反對,“你能告訴大家為什么‘還有3只小鳥嗎?”老師用溫柔的語調鼓勵著。“因為5只小鳥是一家人,打死了鳥爸爸,嚇走了鳥媽媽,還有3只不會飛的鳥寶寶。”多么精彩的回答啊!我和同學們都鼓起掌來,有了和諧生動的課堂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
二、學生計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一是情感不穩定
小學生在計算時,總希望能很快得到結果。因此,當遇到計算題里的數據較大或算式顯得繁時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認真地審題,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這是計算能力低的原因之一。
二是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算錯結果
由于計算本身沒有情節而且形式簡單,容易造成小學生看題、讀題、審題、演算過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計算式題中的數字、符號抄錯,導致計算錯誤,計算中抄錯了一個小小的數字或符號,那無論你運算順序怎樣正確,解法如何完美,結果也不會正確。
三是超量訓練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
計算題本來就枯燥,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又短,天性愛玩又使得他們不能夠長時間認真做。如果老師留的數學題過多,學生為了完成作業趕時間,肯定不會認真做,計算出錯是在所難免的,正確率也就降低了。適當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既能喂飽學生,也不過量,這樣學生才不會產生疲勞感,學生的計算錯誤率才會降低。
三、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
一是強化口算基本訓練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是計算教學的開始階段,口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 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過每天的訓練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迅速、靈活的口算目的。 時間允許,在第二遍口算驗算時,從后往前算,這樣找出的錯題就多,正確率明顯提高。
二是注重算理教學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差,對于數學概念的不理解和理解出現偏差都會導致計算的錯誤,在教學中注重算理的教學,讓學生透徹的理解概念和公式,就能夠打好學生的基礎,學生才會在計算能力上有質的飛躍。在教授教學法則的時候,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可以將某些法則編成順口溜,兒歌,這樣記憶就更深刻了,運用起來更方便。
三是重視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在計算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從審題、計算到書寫,一氣呵成,注意力要集中,這樣才能降低錯誤率。為了防止學生抄錯題,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邊輕聲讀邊寫,這樣學生在在讀的時候就會認真的看清數字,就不容易超錯了,這種方法防止學生抄錯題和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非常有效,大大降低了學生計算的錯誤率,另外,在教學上我還采用其它的很多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只有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夠為學生以后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