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春
摘 要: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地理教師共同的目標,課堂有效性教學是也當前地理課程改革的熱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適應新的形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改革原來的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下功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合理利用課堂每一分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下幾點是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而作出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360-01
地理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培養目標之一是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選擇正確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擺在每一位地理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我們來談談具體做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夸美紐斯有這樣一句名言:“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光明的學習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當一個人對某些事物產生了某些需要,才能對所需要的事物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比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生動的導入語言,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或展示圖片、演示實驗,就會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既有意義又富有趣味,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根據學生認知“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從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實情、實物、實例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學習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初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是現代教學理念所積極提倡的。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地理課堂中的探究性教學,讓學生根據目標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和同學們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況等動手操作活動和思維操作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探索、交流學習,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自主是培養能力的第一步,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充分的引導,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注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是通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因時、因地、因人、因學習內容而宜,教師應根據學校和自身的條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和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因此需要教師角色轉變,由“教”變“導”,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從學生的學出發、為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明白如何學,指導學生應該怎樣思考,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創新精神是一個人創新的靈魂和動力, 它能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探究意識和能力。課堂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最好的地方,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合理利用課堂,運用一些靈活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放開膽量、開動思維,追求事實、質疑真理、挑戰權威,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初中地理新課程目標要求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基礎上,注重發展學生的感知、記憶和想象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重視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及其方法的掌握,啟迪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有很多,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營造和諧、民主的地理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品性,強化學生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樹立一種推崇創新、追求創新的觀念,使學生形成一種時時處處創新的意識。其次,我們可以創設一些良好的地理校園文化,創設開放式多媒體引入聲光電與地理模型相結合等, 創造綜合的育人效果,以多種形式去開展課堂,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引導學生多做多練
地理課堂,除了培養學生興趣、創造性思維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以外,我們要更注重學生的課堂練習,采用一些靈活的練習方式,基礎與練習相結合,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比如,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以書本知識為基礎,認真構建知識框架,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對地圖的分析上,學會讀圖名、圖例,了解題目要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課后及時輔導和解析,讓他們更直接、更具體的接受知識。其次,帶領學生完成一些課后作業,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在帶領學生做教材的習題時,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讓學生思考,要求學生說出理由。學生經過思考,較容易地完成了這道題,并且掌握了解題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練習以外,老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課后作業,讓學生去體驗另一種學習過程。通過作業,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探索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總結:以上是筆者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在實踐中探索適合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 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5.
[2] 鐘啟泉編譯.現代教學論的發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