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鑫
摘 要:板書設計,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本文作者根據教學和學生的認知需要設計板書,選擇恰當的板書形式,探討板書的使用藝術及它的統一性、協調性和靈活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板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264-01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板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直觀的板書設計既引人入勝,又能陶冶學生情操,能為學生提供具體、鮮明的視覺形象,使學生所學知識內隱的特點外顯化、簡單的結論過程化、零亂的內容結論化。那么,小學語文教學的板書設計又有哪些特點呢?筆者經過教學實際總結,認為有如下特點:
一、突出課文主題思想
例如:《我要的葫蘆》一課,教學重點是講一個人種葫蘆不知道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只盯著葫蘆,不管葉子上的蚜蟲,結果葫蘆都落了。二、再現課文的情節和難點
在教學篇幅較長的文章時,教師應抓住文章情節和難點進行板書設計,這樣,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便于學生接受,具有利于揭示文章起因、經過、結果,引導學生從這些情節中去讀、分析、歸納。這樣我們的教學就會有條不紊。
這個板書設計能直觀地把《蜘蛛》一文的重點和蜘《蜘蛛》板書設計蛛捉蟲的情形再現出來。更直觀地從板書設計上看出捉小飛時一下子,捉飛蛾時,抽出絲來把它纏住,捉甲蟲時最難。
三、突出課文順序
如《畫雞蛋》一文,如果給學生介紹達 芬奇是一個畫家,接著又講他學畫時老師對他的指導,再講他開始學畫時,老師反復讓他畫雞蛋的意圖,他不理解并向老師提出疑問;再次又講老師對他的教育,老師指出他認為畫雞蛋容易是錯誤的------終于成為大畫家。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在思路上混亂不清。
運用直觀的板書設計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可以化難為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這樣便理清了課文結構和作者思路,學生根據這一脈絡很快地背誦課文。很自然地,教學《我要的是葫蘆》時就可以聯想大自然中的綠葉的作用,就可以從樹葉想到森林,進一步給學生滲透《森林保護法》。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就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法律條文,幫助學生提高法律意識,促進課堂學習認知、情感與行為技能發展的活動。在這樣語文學科教學中開展法制教育既結合學科知識又可以體現法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緊密性,能幫助學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對我們實際生活的積極作用,角度小、形式新,學生易于接受,而且不另加課時。
總之,好的板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某段和全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認識理解、總結揭示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遣詞造句及謀篇布局,還可以用來引導學生復述課文、縮寫和背誦課文等。同時,很自然地對學生進行了法制教育。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執教者,務必認真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板書,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