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秀
摘 要:主要從做好物理實驗、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創設問題情境三方面談了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關鍵詞:高一;物理;求知欲
在教學工作實踐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學生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積極性就特別高,所以興趣作為人的一種內部活動動機對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學生反映高中物理難度大,學不懂不想學,這說明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要從高一新生開始培養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下面就談談具體方法。
一、激發興趣,要從培養學生做好物理實驗開始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盡量多安排一些實驗,并注意提高實驗效率。如,在學習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時,拿一段直鐵絲,學生很容易回答出,鐵絲的重心在這段鐵絲的正中間,再把這段鐵絲彎成一個圓環,用懸掛法測圓環的重心在圓環的中心。通過這個實驗使學生很容易得出物體的重心位置與形狀有關、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的結論。物理教學要聯系實際,聯系生活。如,在講動量定理時,可先提出人從高處跳下來時為什么要蹲下來,而不是直立。通過分析可知,兩種情況下動量的變化量是一定的,而緩慢蹲下來人與地面的作用時間長,作用時間越長,作用力越小。從實例中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準備錯題本,積累常見且易錯的經典題型,反復做反復練,使學生在整理錯題過程中積累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整理錯題就是識記知識點的過程,也是進一步理解每一個概念和規律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弄清來龍去脈,弄清規律的性質、單位、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的過程。這樣一來學生對題型、知識點掌握得更牢固,也使學生找到自己的薄弱點。時間一長習慣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巧妙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講解每一新課內容時,學生學習的興趣好與否,在于老師在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如何引導學生學習這節課的內容。有的老師一上課就用實驗巧設懸念,喚起學生的好奇心,造成學生的期待心理,從而對本節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比如,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時,我先拿金屬片和紙片讓它們下落。我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現象?學生回答:“金屬片先下落。”我接著問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學生回答:“金屬片重,紙片輕。”接下來我拿抽成真空的牛頓管再次做實驗,我又問學生發生什么現象?學生回答:“金屬片和紙片同時下落。”于是我提出為什么兩次結果不一樣?學生都覺得前面回答的沒錯,后一次演示學生也認真觀察了,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結果?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濃厚興趣,于是我趁機對前后兩次通過受力分析,闡明原因。從這個例子我們看到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很輕松地學習本節課內容,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習效率和興趣。
因此,要學好高中物理,就要從高一開始培養濃厚興趣。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也為以后學習做好鋪墊。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第六完全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