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劉淑娟
摘 要:很多學生往往只抓住結論,不注意相應的生理過程發生的前提,也就是說沒有找出事件發生的因果關系,導致對生物學中一些原理無法理解,通過兩個例子分析,希望學生能把握前提條件,來認清生理過程的發生過程及結果。
關鍵詞:前提;調節;結果;規律
在平時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往往只抓住結論,不注意相應的生理過程發生的前提,也就是說沒有找出事件發生的因果關系導致對生物學中一些原理無法理解,下面通過兩個例子分析,希望學生能把握前提條件,來認清生理過程的發生過程及結果。
例一:人體的體溫調節
學生能都記住當人從溫暖環境進入寒冷環境,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一方面減少散熱(皮膚汗腺分泌減少,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等減少散熱);另一方面增加產熱(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進肝臟和肌肉等產熱增加),不少學生提出疑問:一方面散熱減少,另一方面產熱增加,那么就會導致產熱必然大于散熱,人體體溫應該上升,怎么是通過調節達到穩定呢?
要認清這個調節的結果,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前提條件,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熱量的散出主要通過汗液的蒸發,皮膚內毛細血管的散熱,(快慢取決于體溫與環境之間的溫度差)其次還有呼氣、排尿和排便等。在這個調節過程中,首先是環境條件的改變,即從溫暖環境到寒冷環境,體溫與環境溫度之間差值增大,引起散熱增加,打破了原有的產熱和散熱的平衡,所以此時機體要啟動調節機制,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達到新的平衡,來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
例二:血糖調節中的激素分泌
右圖為血糖調節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總結出的規律有:
1.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促進組織細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使血糖濃度
下降。
2.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進細胞內的物質(包括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質通過分解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使血糖濃度升高。
3.胰島素分泌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進胰島素分泌。
對于第三點很多學生就無法理解,這兩種激素的分泌之間的關系怎么會是這樣的?
要弄清楚這個結論,我們還得從前提條件說起,胰島素分泌增加是在血糖濃度高的情況下發生的,這時需要促進血糖進入細胞氧化分解和轉化為其他非糖物質(如肝糖原、肌糖原和脂肪等非糖物質),從而降低血糖濃度,所以這時就不需要分泌胰高血糖素來搗亂了,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的前提條件是血糖濃度降低,
細胞無法吸收足夠的葡萄糖來氧化分解滿足細胞對能量的需要,所以儲存能量的細胞將能源物質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而葡萄糖進入血液后的去向是被各種組織細胞吸收和利用,而細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又離不開胰島素的促進作用,所以此時胰島素也會相應分泌增加。
通過上面的事例分析,希望學生在學習生物學時,注意事件發生的前因,去探究最后的結果,來準確理解生物學原理,形成科學的推理方法。
(作者單位 湖北省天門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