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葦
2013年新版浙江省初中科學教材開始應用于實際教學中,通過新舊浙教版七年級科學目錄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新版教材對七年級科學難度系數進行調整:原有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三節密度和第一章第四節的壓強分別提至七年級的科學教學中。七年級學生的理解及邏輯能力都還相對較低,較難全面理解密度(特別是單位體積)和壓強的定義。若使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接受度較低。基于上述問題,筆者提出將思維導圖式的教學融入七年級科學教學中,探索通過思維導讀式教學方式,來提升授課效率和學生知識掌握水平。實踐證明,利用思維導讀式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反饋情況和實際效果非常理想。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靈感觸發圖、概念地圖。它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他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思維導圖的建立者是英國學者托尼·博贊。他首先將其應用于訓練一群“學習障礙者”“閱讀能力喪失”者, 結果這些問題學生變成了同年級的佼佼者。思維導圖可以借助不同顏色的水彩筆,利用圖像、符號來幫助記憶枯燥的信息。它可以將學科知識像城市建設一樣,由主干道延伸到輔道彎入小道,讓知識要點循序漸進,分層遞進地刻在學生的大腦中。
二、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
筆者任教學校的學生存在一個普遍問題:不能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七年級的學生面對本堂課要學什么,如何提煉自己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時難以下手。究其原因,七年級的學生面對如何區分已知—正確、已知—錯誤、未知三類知識界限區分的能力是不夠的。這時通過引進思維導圖的預習方式,可以使學生明確這堂課需要學什么,分哪幾個層次去學,哪條線是自己在本堂課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通過讓學生畫本課堂授課知識的思維導圖,教師就能較為準確地掌握本節課內容在學生大腦中的認知程度,從而可以在實踐教學中幫助學生區分他們大腦中已知—正確、已知—錯誤、未知三層次知識,并及時調整、優化自己的備課方向。
三、教會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學習及記錄個性化課堂筆記
學生在預習新課題做出思維導圖的中心圖后,可以利用課堂的前10分鐘通過學習合作小組進行頭腦風暴,讓組員間相互評價各自的課程思維導圖,相互質疑、相互答疑,然后將學習小組內所有學生的思維導圖合并并討論,再決定哪些更為重要的知識點,同時在討論的基礎上加入對課程知識點新的理解,最后重組成一個基于學習合作小組的共同的思維導圖。教師在融入學生小組討論中時,留意觀察具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投影學生的思維導圖,利用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展開,這樣既可以以學生的學習思路開展教學工作,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加熱情地投入到科學的學習中。
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自身問題是不同的,學生利用各種顏色的筆對每條線的知識要點進行補充、擴展、刪除。同時也可以對主、次中心進行調整,不斷地刺激大腦的記憶,加深印象。傳統的長文字性的記錄比較費時費力,學生也索然無趣,利用思維導圖還可以鼓勵學生創建屬于自己的各類符號、圖形,便于快速記錄,跟上節奏。
四、教會學生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
七年級的學生在開始應用思維導圖學習時進度會比較慢,用時也比較長,但隨著對這種學習方式的不斷強化學習和反復使用,學生的學習速度會慢慢提升,學生的思維也會日益活躍。加上每節課堂老師都會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整合各位學生的思維導圖,取長補短,去粗取精,最終真正實現學習效率和效果的大幅提升。利用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既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主體性,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到了期末復習階段,學生則可以通過之前的思維導圖進行高效的復習和整理,將每一章節、每一節課的知識點都聯系、貫通起來,形成自身的已知—正確的知識網絡圖。每個學生的問題是不同的,學生可以在期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組內互助,完善知識結構,查漏補缺。通過這樣的復習方式,也可以實現在同一課堂內的分層教學,讓學生各取所需、各有進步,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
五、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實際教學上看,七年級學生在接受并自如應用新的學習方法速度較慢,這直接導致了利用思維導圖教學剛開始時上課進度會比較慢,有時耗時較大,落后于學校整體的教學進度。但經過實踐表明,通過兩周左右的強化學習和反復練習,學生的學習速度有明顯提升,并在后面的兩周左右時間內趕上原來的教學進度。這期間對授課老師的毅力和授課老師對整體教學進度的把握力有較高的要求。
其次,利用學生的思維導圖上課,對授課老師自身知識的廣度和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授課老師對于課堂的掌控力也有不小的要求,授課老師需要在備課時就要利用學生思維導圖式的預習筆記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準確的學情分析。
托尼·博贊的思維導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與傳統的預習、課堂筆記、復習整理相比,更具層次感,條理清晰,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創造,將知識體系用邏輯關系構建起來,建立多條大腦的神經通道,擴大學生的記憶宮殿。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呆板的復制、粘貼老師所講內容,大大提升了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老師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實現同一課堂的分層教學的最優局面。
實踐表明,將思維導圖用于現實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將原本所學的零散知識點構建成有機的知識體系,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真正實現新課改后科學的合科教學。
參考文獻:
[1][英]托尼·博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公司,2004:4-5.
[2]王光榮,高世霞.思維導圖及其在化學復習中的應用[J].化學教學,2005(12):13-15.
[3]石茵.思維導圖在初中生命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教育,2008(6):68-69.
[4]安代紅.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通報,2007(7):40-41.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景芳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