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志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而中學數學既是小學數學的深化,也是高中數學的基礎,甚至大學也一樣。針對我校這所農村寄宿學校而言,學生整體素質較低,絕大多數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學前教育,在這種九年義務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基礎知識也掌握得較差,學困生較多,而且到了初中,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加上其他的因素,比如,來自家庭、社會的因素及自身的心理因素,有些初中生又很快成為數學學習困難生,且還有擴大的趨勢。面對升學的壓力,盡可能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就成了教師心中的一塊硬骨頭,為扭轉這個局面,就必須在課堂上下工夫,下面就探討上好農村中學的數學課談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好一門學科,就必須讓學生接受這門學科的老師,要做到這點需具備以下兩方面:(1)高尚淵博的教師形象。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作為興趣激發的實施者,必須注重言表風范,堅持以身立教,讓學生在敬佩情感體驗中產生崇拜感。(2)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因為興趣的產生要在學生無對抗、無抵制基礎上才能進行,因此,師生關系的狀況是決定其能否產生的重要因素。只有學生對老師充分信賴,才能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獲得啟示。
二、課前準備要充分
對農村中學生而言,要想上好一堂數學課,教師就應該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1.對教學目標要有準確的了解和把握,這是上好本節課的基本前提
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具體、詳細,不能含糊夸大概念,清楚闡述教學經過,學生將會有哪些變化,會做些以前不會做的事情,以使教學目標成為有效教學的依據,同時檢查學習效果、提供依據。備學生,就是要了解現有的認知水平。只有這樣,教學目標才能真正起到對教學的定向作用。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其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教師不僅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程度,而且還要對教材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并通過分析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能輕松地掌握教學內容,并能使教學活動穩步進行。
三、濃厚的課堂氛圍
數學是一門嚴密性、邏輯性、科學性很強的學科,而課堂氛圍與教學質量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在教學中如能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則師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關系和諧,充滿活力。反之會造成學習乏力、被動學習等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容易接受的課堂。
四、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學生之所以基礎較差,學習欲望不強,關鍵在于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學時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的現象普遍存在,整堂課都是教師講,沒有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索新知識的生成,所以必須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如,在學習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立方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其各條棱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各條棱與正方體對角線之間、各個側面的對角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這樣在講授空間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就可以通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此外,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講故事、讀書指導、提問、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第六中學)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