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春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在識字教學中注意兒童的心理特征,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愉快的識字教學,提高了識字教學效率。
一、謎語識字法
根據我國漢字的特點,把一些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在猜謎語中識字。如“件”字可編成字謎:“一人牽著一頭?!?。“大”和“天”可編成“一人大,二人天”?!把笨删幊伞按笥陦涸跈M山上”等等。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又達到了識記生字的目的,還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部件識字法
根據合體字的左右或上下兩部分,可以用拆字的方法借助識字。如“日 月 明”“日 生 星”“田 力 男”“魚 羊 鮮”“土 也 地”等,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鞏固生字,潛移默化地了解一些漢字知識。
三、形聲字識字法
形聲字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聲旁,一部分是形旁?!扒?、清、情、蜻、睛”是一組形聲字,它們的聲旁都是“青”?!扒纭钡男闻允恰叭铡北硎九c太陽有關;“清”的形旁是“氵”表示這個字與水有關;“情”的形聲旁是“忄”表示這個字與心有關;“睛”的形聲旁是“目”表示這個字與眼睛有關。在學習這些字時讓學生自己發現形聲字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有利于他們分析記憶形聲字。
四、加減筆畫識字法
中國的漢字變化無窮、奇妙無比。如“日”字加上一筆就會變成“白、目、電、田、舊、由、甲、旦、申”等等,“門”字里面加上“人、口、耳、心、市、日”就會變成“閃、問、聞、悶、鬧、間”,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神奇有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了學生對漢字的記憶。
五、換部首、加部首、去部首識字法
“換部首、加部首、去部首”這是學生經常會用到的識字方法。例如,在教學“妙”時,我對學生說:“把它換上不同的部首,它會變成很多字?!睂W生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字。如紗、炒、抄、吵等,我立即把這些字寫在黑板上,這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了好多字。
六、情景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漏那一點。老師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老師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那一點是眼淚。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容易漏寫這一點了。
七、表演動作識字法
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例如,學習“踩、躍、踏、跑、跳、蹦”這些字時,先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做做動作,這樣學生就會明白這些字是用“足”,所以都是足字旁。這樣不但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生學起來不費力氣,還很踴躍。
八、日常生活識字法
漢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留意周圍事物,自覺識字。讓學生讀讀路牌、商店的招牌以及廣告牌等,讓學生輪流發作業本,每天安排半小時到圖書館閱讀課外書,擴大識字量。學生既鞏固了學過的生字,又認識了新字,還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個漢字是一幅美麗的畫,是一首優美的小詩,是一個美麗的故事,讓我們的學生愛識字、愛寫字,更愛讀書吧!
(河北省遷安市上莊鄉平林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