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夏
【摘要】作為我國各高校設置的一門必備基礎課程,多年來,大學英語課是對大學生語言水平進行提升的關鍵。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大學畢業生的外語能力要求也有了多元化和專業化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社會各界對大學畢業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也有了更好的要求。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意義;改進方法
一、英語翻譯的意義
從英語課程走進校園開始,英語就被學校作為重要學科,對于英語國家文化和語言的發展而言,有較大的影響產生。而且對于其它語言國家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影響。在英語和其他語言之間的轉化和交流中發揮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對英語知識和其他語言的發展也會有促進作用。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應全面了解英語及其它語言的歷史文化背景,充分掌握相同使其內不同閱讀人群的讀寫習慣。與相關統計相結合,目前我國在崗聘任的翻譯專業人員數量達到三萬五千人以上,其次,通過不同形式開展翻譯工作的人數也超過十萬人。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應熟練掌握翻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較大的興趣產生,并發揮著幫助作用。我們應對基本的翻譯方法和技巧進行全面掌握,對英語翻譯工作的開展存在極為很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存的問題
1.研究力度不足,教學目標不清晰
對于翻譯教學而言,目前仍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化理論,更沒有將系統化的教學法研究出來,導致教學過程中產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現象。在編寫教材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差異產生,存在參差不齊的教學效果,總而言之仍不夠理想。甚至一些老師認為翻譯課僅屬于外語專業學生對自身語言知識進行強化的方法,翻譯課有較大的盲目性額隨意性產生,學生和老師未能充分了解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概念和目標。很多學生雖然對英語翻譯的學習存在著較高的興趣,但卻未能清楚落實學習的方法和目的。而大多數老師則是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一種方法,而并不是目的。在英語翻譯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他們對翻譯的技巧或方法過于強調,從而采用一筆帶過的方法對翻譯理論進行講解,最終造成翻譯教學成為語法教學的附庸內容進行講解。
2.單調的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實施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方法實現的,該教學方式是由教師為中心,存在較低的學生參與度,課堂中的互動相對較少。而且該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會導致教師對學生個體有不足的關注差異。由于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智力、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得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存在,存在不同步性的特點。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則受到教師對學生關注不足的直接影響,對學生的個人發展產生不利。
3.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
根據相關調查表明,在參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高校教師中,翻譯專業或翻譯方向畢業的教師存在較低的所占比重,以某學院為例,在該校大學英語教師總人數中,翻譯方向畢業的教師僅為16%。由此可見,我國在培養高校翻譯人才方面有嚴重的不足。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工作的做好,要求教師存在過硬的專業素質,應有相應的翻譯理論知識存在。一般,大學英語教師自身在讀數期間都受到翻頁課程的熏陶,但畢業后則通常會對翻譯實踐有所缺乏,甚至在翻譯實踐中完全沒有參與過,造成較多教師對相應的翻譯理論基礎有所缺乏,從而在開展翻譯教學時會產生無法應對的現象。其次,有些教師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未能對方式方法進行關注,在講解翻譯技巧時缺乏整體的規劃,一般會有較大的隨意性產生。而即便講解,也只是只言片語,無法使內容的整體性得到保障。很少對學生進行系統翻譯訓練。若大學英語教師自身都存在則薄弱的翻譯理論和不足的系統教學方法,那么對教學效果則很難得到保障。
三、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完善措施
1.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研究的加強,使翻譯教學目標得以明確
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研究的增強,對其定義實施恰當分析,使其在大學英語教學體系中的地位、挑戰和面臨的契機得到明確,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教學目標得以明確,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發展得到促進。目前,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相結合,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獲得了顯著的效果。系統性地對這些成果實施研究和總結,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針對性的研究,使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研究得到有效地推動。
2.改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方法
在翻譯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轉變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有效突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先進的現代教育設備,構建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在翻譯理論的基礎上對翻譯實踐工作進行開展,有效檢驗學習和學習效果。在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應關注學生的整體要求,而且還應分析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其次,隨著多媒體在大學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翻譯教學也應充分利用這種資源。網絡和多媒體的應用不僅屬于一種重要的信息呈現方式,而且更是新穎和富有時效性的翻譯資源的來源渠道,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發揮著溝通交流媒介的作用。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對翻譯理論的主要內容、教學方式和教案進行上傳,使同行之間的學科交流得到有效加深,或拼接網絡,與學生開展分組討論,形成師生之間的互動式教學,對教育教學得到自主、靈活和生動地展現,對學生翻譯技能培養及英語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存在相對重要的意義。
3.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現階段,從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工作的教師,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會有嚴重的不足產生,為了使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質量得到切實提升,應從長遠進行考慮,高校應重點對即懂外語又精通專業的翻譯師資力量進行培養。首先,高校應對現有的老師實施分批培訓,定期開展大學英語翻譯教師的培養工作。其次,各個高校之間應做到溝通有無,各個學校之間通過借鑒學習,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相關的學術講座進行定期舉行,使其教師在具備基礎知識和科學教學方法的同時,實現英語翻譯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第三,高校應提供給從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老師一個專業的學科相關知識平臺,使其將翻譯教學和具體學科得到有效結合,從而教育出更多復合型外語人員。教師應充分了解一名合格的復合型翻譯人才進行培養,通過對一系列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進行灌輸,并與一些翻譯練習和優秀譯文等進行運用,是不會有顯著的效果存在。教師必須將自身的專業素養進行努力提升,不斷對國內外優秀的翻譯教學理論和經驗進行學習和吸收,與自身的翻譯教學實踐相結合,從而形成有效地、系統的翻譯教學方法。
四、結語
總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已經被各大高校所應用,并逐漸得到重點關注。隨著人們對翻譯教學重視力度的提升以及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翻譯教學的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幫助學生穩固翻譯基礎,使英語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中使畢業生能夠對國家、社會和個人英語的實際需要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滿足。
參考文獻:
[1]蔡基剛.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J].中國翻譯,2003(01).
[2]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01).
[3]張永喜.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之反思[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