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 要:“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在當前職業教育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分析當前職業學校實施的訂單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指出職技師范院校實施訂單培養的必要性并給出構建面向職技師范院校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初步思路。
關鍵詞:職業教育 訂單培養 職技師資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a)-0006-02
在培養職技師范生職業性方面,職技師范院校尚在探索一種新的培養模式。當前,許多職業院校實施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了學生的能力素質、技術素質和職業素質,有效實現了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方共贏[1]。探索和實踐“訂單式”人才培養已成為許多中、高職院校乃至部分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2]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在職技師范院校中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條件、步驟和構建初步思路等方面進行分析。
1 實施的必要性
高校和企業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一直制約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解決該矛盾主要通過校企合作共同來完成,“訂單式”人才培養則可以較好地讓高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的需求實現無縫對接。(1)職技師范院校存在著生源錄取分數和智力水平相對低以及學校知名度不高等劣勢,在區內中職教師需求有限情況下,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相對更加嚴峻。(2)立足和服務地方職業教育事業發展是職技師范院校任務之一,為此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進行專業設置,做到“適銷對路”,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學以致用,被社會、用人單位接受[3]。(3)辦出特色,是職技師范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實施“訂單”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社會需求來確定人才培養的規格、目標、標準和方案,優化課程體系與培養方案,改革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形成特色與學科優勢。同時,依托職校和企業,共建產學緊密合作的運行機制,獲得先進的教學設備、技術或資金的直接注入。這樣,既能有效緩解資金缺口的壓力,又能為學生提供健全有效的實踐教學場所,夯實學校發展的基礎。
2 具備的實施條件
“訂單式”人才培養需要一定的基礎進行支撐的。劉小芹[4]歸納出訂單式培養高技能人才應具備的八項條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梳理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發展所需要的主要條件。(1)用人單位的需求與支撐。在對近百名“廣西中等職業學校名師培養工程”的中職“準名師”的調查了解到,有近30所中職學校對我院畢業生有迫切需求,并希望能在技術、設備、實習實訓場所等方面提供支持,開展與我院的“訂單式”人才培養合作。用人單位有迫切的用人需求并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才能保證“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和做大做強。(2)學校自身的專業優勢。立足廣西經濟建設發展需要,我院領導多次實地走訪區內各主要職業院校,了解當前中職教育師資急需的專業并進行獨立申報或聯合申辦,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專業優勢和專業特色。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專業實力以及社會聲譽是在教育市場上獲得企業“訂單”的最根本因素。(3)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高水準的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實行訂單培養模式的重要基礎,當前,我院已擁有若干專業校內實訓室并與區內多所中、高職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形成了我院多處校外實訓實習基地。(4)“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學的質量并保證“訂單”教育目標的實現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我院的師資隊伍是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每個專業配若干名骨干專任教師,同時聘請一批經驗豐富的高級技術與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通過不斷優化,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5)課程與教材體系的健全與革新。當前,我院各專業教研室也在積極進行相關的教學改革與教材更新工作,以突出培養學生的教育性和職業性,今后將結合企業的實際需要,在教學內容、課程安排等方面要進行適應性改革,實現專業課程結構的模塊化,進而根據不同企業訂單的要求組織教學,開發和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
3 構建的步驟
對我院兩屆二百多名畢業生就業意向的調查發現,去中職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就業的意向各占一半。基于此,職技師范院校的“下單方”可以是中職學校,也可是企事業單位(以下統稱“企業”),在借鑒現有步驟[5]基礎上,提出以下針對職技師范院校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步驟。
3.1 開展前期市場調研
為使“訂單”培養模式有活力,就要面向市場,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結合區域、行業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市場調研。首先,為使“訂單式”培養獲得長遠發展,訂單培養不應該僅為某一企業培養人才,而要面向整個行業和未來的企業需求,瞄準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的走向,把握產業發展的方向。其次,要做好對企業的調研,包括企業的知名度、發展前景、經濟效益、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工資待遇等信息;同時,通過調研了解企業每年對于人才需求類型、要求和數量等信息,為學校“訂單式”培養決策提供依據。
3.2 建立專門指導和管理機構
建立由院校代表、企業專家和行業專家組成的專門指導機構,負責校企合作事宜,對人才培養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統籌、指導、監督和管理。同時再設立一個由校企雙方組成的全面負責“訂單式”培養的教學計劃、理論與實踐教學安排以及教學管理的“訂單式”人才培養管理機構,落實訂單培養計劃的管理、師資調配、課程安排以及學生考核等。其中,校方主要負責學生校內的教學;而企業主要負責企業的實踐。
3.3 確定訂單并簽訂協議
訂單的確定是“訂單”培養的重要一環,簽訂單的單位和訂單的數量是其中的主要因素。確定訂單時要著眼于培養的可持續發展,尋找知名企業簽大訂單有利于學校辦學效益的提高和影響的擴大[5]。確定訂單后就要簽訂協議,協議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作為“訂單式”培養的法律保障。
3.4 圍繞訂單協議,組織招生并開展教學
“訂單”人才培養班的招生既可在新生中招收也可在老生中選拔[6],可單獨編班并安排單獨的輔導員管理。實行前三年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從大三的第二個學期開始,企業進行定向人才選拔,通過學生主動報名、面試、筆試等環節選拔,最終確定培養名單。對于教學的組織,首要的是制定教學計劃,在原有的大專業平臺上,根據企業需求確定小專業方向,既要符合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目標,又要適合學生長遠的個人發展。其次是完善課程設置,構建職業崗位能力模塊,形成更加貼近生產實踐的新型課程體系[5]。接著是選拔責任心強、實踐能力強的老師以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管理能力的企業人員擔任任課教師。最后,針對崗位(群)要求進行實踐能力培養,可采用如頂崗工作、仿真實訓和將畢業課題與企業項目相結合等方式。
3.5 考核評價,跟蹤調查,建立良性的反饋機制
為保證“訂單式”培養的人才的質量,校企雙方應根據訂單所確定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制定評價方案,共同對學生進行評估,保證人才培養符合企業的要求。企業可到學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對于不符合企業需求的環節,可以和學校進行溝通,從而有效地將“訂單式”培養落到實處。而學生最終的考核由高校和企業共同來完成,考核合格才能進入企業工作。另外,要加強對已畢業的“訂單式”人才的跟蹤調查,重視對訂單班畢業生就業后的跟蹤服務,通過電話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工作狀況和協議的執行情況;及時和用人單位溝通,聽取意見,總結成功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培養方案,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教育教學的良性循環發展。
4 構建思路初探
根據上述構建步驟,結合院校自身的實際特點和人才培養的復雜性,筆者整理了職技師資院校在今后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可以借鑒的幾點思路。
4.1 依托行業協會,合理設置有效的“訂單”形式
陳小勇[7]給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四種形式,其中容易實現的有兩種方式,一是一個專業對應一個企業“訂單”的形式;二是采用一個專業對應一個行業協會“訂單”的形式組建“訂單班”。經過分析,筆者認為與行業協會合作辦學是其中最好的模式,因為行業協會是許多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對學校的專業建設會有很強的指導性,其次,人數上易于實現開班要求。職技師范院校各專業可與行業協會、商會或教育局合作,“訂單”班畢業生畢業后可到各下屬企業工作。
4.2 從企事業和民辦職校開始,逐步推進職技師資的全面“訂單”培養
在當前就業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職技師資院校可立足企事業和名辦職校開展“訂單”培養,一方面企事業和名辦職校對“雙師型”本科師范生有大量用人需求,其次企事業和名辦職校在用人招聘上自主性更靈活,再者,職技師范畢業生也有2/3的學生愿意到企事業或名辦職校就業,這也易于開展和落實“訂單”培養。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后,即可大面積與區內各層次的中職學校開展“訂單”培養。
4.3 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打造復合型“訂單”人才
“訂單式”培養是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但這種培養絕不是微觀培養,絕不能把培養的目標僅僅停留在某一企業上,而應針對整個行業和整個市場需求[8]。一方面,高等教育不能一味地迎合企業的需求而忽視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訂單式”學生除了要業務精以外,還應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復合型人才,如果知識結構僅停留在某一領域,勢必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
5 結語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學校、企業和學生的積極性,因材施教,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職技師范院校引入訂單培養是一種探索,以上分析得出,職技師范院校中有必要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也具備了實施的主要條件,本文初步提出了在職技師范院校中構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步驟和構建的初步思路等,為今后實施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翁興旺,陳熙,宋燕輝.淺談“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J].繼續教育,2011(2):40-42.
[2] 翁波,余婷婷,李翀,等.應用型本科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芻議[J].高教高職研究,2011(17):170-172.
[3] 崔曉琳.論高職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13(2):28-30.
[4] 劉小芹.訂單式培養高技能人才應具備的基本條件[J].中國高等教育,2004(17):38-39.
[5] 張莉萍.獨立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1):73-76.
[6] 王燕萍,陳樹耀.職業教育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0(18):114-115.
[7] 陳小勇.中職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6):45-47.
[8] 沈菊.高職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1,24(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