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劉賢
摘 要:新課標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成為小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從增加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的開放性出發,不斷為學生提供更為開放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法;興趣;自主學習
一、開放式教學法淺析
新課標下,我們所說的開放式教學是以素質教育的理念作為指導,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必要的改革,為學生創造一個民主、愉悅的教學環境,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引導和啟發,綜合應用多媒體等有效的教學技術和資源,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的一種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是與傳統應試教學相對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包括教學目標的開放性、教學環境以及教學內容的開放,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
就開放式教學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支撐者,注重教學資源的分配均衡,課堂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部分,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延伸和發展空間,同時學生學習材料的來源又應該是多樣化的,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
二、開放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將開放式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堅持一定的原則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要注重教學的過程性、現實性,并且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主動性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引導學生發揮其主動性來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
為了更好地實現數學教學的開放性,教師應該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更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并且將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內容融入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在教學內容上,以教材作為基礎,融合一些與生活實踐密切相關的內容,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教學過程上講,要注重師生間的互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探索的機會,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傳統教學評價體系,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從學生個體的角度出發來對其學習和行為等進行評價。
將開放式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多方面來推進該種開放性。為了更好地保證其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更為有利的學習和思考環境,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引導和鍛煉,使其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