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莉
〔關鍵詞〕 名師工作室;學習;課堂;教
師潛能
〔中圖分類號〕 G6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8—0024—02
心理學家說過:“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樣的人,就真的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潛意識也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這種能力我們稱為“潛力”,也就是存在但卻未被開發與利用的能力,它在充分開發之后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名師工作室的使命之一就是以名師為榜樣,激勵和開發工作室成員及周邊所能輻射到的一線教師的潛能,使他們在“看到希望,學有榜樣,干有目標”的同時,樹立學做名師,爭當名師,走名師發展之路的堅定信念。名師工作室以設計開展的活動為載體和平臺,引領一線教師去實踐、行動,將想法變成行動,以行動改變現狀,進而得到更有效地發展和進步,最終使每一位有志青年教師都能真切感受到行動帶來的變化,感受到成長、成功、成就的愉悅和激勵,進而實現區域、學校、課堂和孩子們的發展變化。
名師工作室以“學習,是我們的生活;課堂,是我們的陣地;科研,是我們的特色;輻射,是我們的追求”的工作理念來引領工作室成員在自己教學實踐的興趣區、課程教材的學習思考區、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區等領域思考實踐,促進成員專業成長和專業化發展,最終實現“名師成長的孵化器,團隊發展的加油站,區域提升的助推劑,學生健康的幸福源”的工作目標,并以區域輻射等方式,引領帶動區域內教學的更深入發展。筆者在本文著重談談如何以研修學習和課堂實踐激發教師潛能,促進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和提升。
一、學習,是我們的生活
工作室吸引不同特長和地區的體育學科骨干,以課題研究、學術研討、理論學習、名師論壇、現場指導等學習形式對內凝聚帶動,向外輻射示范,引領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德國教育家雅斯貝斯所說:“只有不讓遙遠的地平線從視野中消失,我們的腳才能邁出有意義的一步”。因此,工作室以引領老師們從思想上樹立教育的理念與信念為首要任務,將學習與激勵緊密相連,將學習與體驗緊密相連。
1.將學習與現實教育生活聯系在一起。工作室組織成員在堅持專業理論學習的同時,著力將理想信念的學習作為重中之重。工作室組織大家研讀《教育理想與行動》一文,在學習中大家進一步感受和體會到:要成為名師,成為深受孩子們喜愛,深得領導肯定,深得同事們欣賞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既要有理想的指向,更要有實際的行動;既要獲得對現實的深刻洞見,又要把握未來走向的脈絡,在理想與現實的交匯點上展開行動,在勇攀理想高峰的實踐之路中創造新的輝煌,這一切都源于學習的積累。同時,工作室還為每一名成員贈送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故事等書籍。讀書學習活動更進一步使大家明白一個道理,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先進的理念,而再前沿的理念也必須是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更進一步明確認識到,名師不是神話,名師也是從我們身邊的普通教師成長起來的。名師的成長沒有捷徑,有的只是對教育的熱愛、執著、堅守和激情,有的是踏踏實實的閱讀、反思、實踐和感悟。
2.將學習與發展、感受成功的體驗結合在一起。工作室及時將優秀的成員推薦到不同的平臺,以一線專家的身份擔任培訓者,使他們在承擔任務完成使命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吸納、發展、進步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在對他人的培訓中發現自身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感受即時成長、成功、成就的愉悅。例如,工作室成員中有長期以來一直堅守在農村一線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工作室推薦她作為培訓者,為專職運動員轉行為一線教師的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她以自身豐富的經歷和優秀的業績為一批專職運動員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轉崗培訓。理想信念、師德正氣的一次次激勵和激發,推動了一個個年輕教師的成長,成就發展了一批批新的名師,最終為孩子們帶來陽光體育的春天。
二、課堂,是我們的陣地
教師和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課堂,課堂是學生發展和成長的天地,也是工作室培養教師成長的主陣地。因此,工作室以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為第一要務,以教師的專業發展、教材領域的拓寬為前提和目標,根據教師實際情況,通過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精彩片斷的呈現,為教師的課堂行為充電,建設發展好課堂。
1.教學模式的探索。如何使新上崗的教師盡快立足課堂,如何使兼職教師更準確地把握課堂,如何使有經驗的教師以自身特長形成不同的教學風格,這都是關于教學模式的一些必要思考。我們以“七度”課堂教學模式為引領,積極探索體育課的“七度”課堂教學模式,旨在以“七度”課堂的教學模式引領教師成長,引領孩子們感受到體育課堂的快樂與幸福。
七度課堂模式的七度是指:寬度、廣度、深度、難度、信度、效度、溫度。課堂寬度包含文本寬度、思維寬度與人文寬度;課堂廣度包括生活廣度、思維廣度;課堂深度包括文本深度與思維深度;課堂難度包括認知水平與思維空間的探究;課堂信度包括教材、學生、設計三方面的內涵;課堂溫度包括課堂原則與課堂效果的考量;課堂效度包括教材、能力、方法、思維四個方面的達成。最終達到“用七度經緯拓七大解放”。即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頭腦,使之能想;解放雙手,使之能做;解放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嘴巴,使之能談;解放空間,使之能飛;解放時間,使之能閑”的基礎上提出第七大解放——解放兒童的心智,把提升學生成長力作為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
工作室在運用和倡導七度課堂模式的同時,努力實現三個層次的提升:第一,師生發展方式的提升。教學方式的提升是在教的方式和學的方式的轉變中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提升;學生在新型的教學關系中,由被動學轉到肯學、會學、樂學,提升學生自我成長能力。第二,學校辦學品質提升。教學方式的轉變必然帶來學校辦學思想的改革。教師在探索教學方式轉變的過程中,能夠發現教育的本質和教學實質,在思考中,更加回歸原點,回歸本然。第三,教育發展的提升,抓教學方式轉變,調動起每一個教師關注教學、研究教學、支持教學,把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引向深入,破解制約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全面提升小學體育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小學體育課堂和學校體育工作的大發展。
2.自主發展的研磨。不同的老師擁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個性特點,假如讓不同個性、不同風格的老師都必須使用同一種模式來要求的話,勢必抹殺了教師的個性,學生也會學的索然無味。有的老師思辨能力很強,善于調動學生提出問題、給學生質疑、思考的空間;有的老師語言生動幽默,能夠深入淺出、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學懂、學會;有的老師善于示范和展示,優美的示范,完美的展示,健美的體魄能讓學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使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運動。因此,我們倡導以模式為引領,又不為模式所困擾,倡導既能走進模式,早日站穩課堂,又能走出模式,形成個性風格,呈現最好的發展態勢。為此,工作室制定了個性化片斷教學展示的教學改革目標。深入到學校,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為依據,結合當地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現狀和需求,通過工作室教師個性化片斷教學引出“假如我上這個片段”話題,與基層200余名小學體育教師共同探尋提高區域性教研活動的新思路、新方法。片斷教學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拓展了體育教師教研的廣度和深度,深化了課堂教學改革,有效地提升教師自我駕馭體育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引領教師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形成以自身特長為基礎的自主發展的良好的格局。
在個性化片斷教學展示活動中,我們注重引領教師形成自主發展的個性風格,倡導無論怎樣的課堂,追求的是要適合教師自身的個性特點,注重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和情感體驗,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體能技能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讓學生在自主課堂里有所收獲,學到終生受用的東西,使體育鍛煉成為陪伴孩子們成長的一種習慣,從而打造出有效的課堂。
通過研修學習和課堂實踐這一有效載體,實現名師工作室“激發潛能,共促發展”有效運行機制的建立,隨著教師潛能的激發,將帶來學校、區域的全面發展,孩子們“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快樂每一天”不再是口號、號召,而將成為每個學校體育工作的現實呈現,成為孩子們美好童年的現實描述。
?笙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