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英
〔關鍵詞〕 新課標;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8—0046—01
一、做好過渡,減少學生對英語的恐懼心理
新課改強調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對英語語法的要求較少。升入高中后,對語法強調較多,再加上閱讀量加大,讓許多學生在初中升入高中后已是難以適應。這就要求高中老師做好調解過渡工作,防止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變弱。因此,在開學初,應該做好摸底工作,盡快摸清學生的英語基礎,及時幫助學生彌補以前學習中的缺漏與盲點,盡量用最短的時間幫助學生進行系統的基礎知識的復習,使學生能夠更快地適應高中英語教學的節奏,從而減少學生在升入高中后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心理。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語言的學習不同于其他,是一點一滴積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正確的學習方對學好英語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教師要根據記憶的遺忘規律,讓學生掌握好預習、復習、學習的過程,不斷練習。另一方面,教師應將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發展活動相結合,有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策略與方法進行指導,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對很多學生來說,聽教材絕對沒問題,但要碰到英文廣播、電影,就有點茫然不知所措了。其實,鍛煉聽力也是有很多方法的。聽可以分為泛聽和精聽,聽的材料和方法也各有不同。閱讀不僅能培養語感,擴大詞匯量,掌握語法知識,更關鍵的是可以從中了解很多英美文化,豐富知識。閱讀量多了,閱讀速度也就會逐步提高。而寫作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隨著學習和寫作的深入,自己能夠不斷發現和改正以前常犯的語法錯誤,并學會使用新單詞。
三、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語言的學習,語言環境是相當重要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在課堂或課外創設語言環境,在課堂上筆者常常會將日常生活與教學聯系起來,有目的講解一些學生既感興趣,又容易接受的事物來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投其所好,具體的做法有:
1. 聽英文歌曲重拾英語興趣。語言有地域之分,音樂卻無國界之別,很多實驗證明,在音樂的國度里可以改變很多人對某些事物固有的認識和看法。以英語歌曲中優美的旋律為誘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開始,能否聽懂歌曲中所唱的每一個單詞是次要的,只要學生不排斥音樂的風格與旋律,久而久之,習慣性的跟唱會自然而然地將一首歌曲的歌詞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里,進而會讓學生主動學習了解每一個單詞的意思和整首歌曲的內容,寓教于樂,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逐步走進英語世界。可以用這樣的步驟去學習一首英語歌曲:初次感受音樂的節奏——再次加強音樂的旋律——試聽可以聽懂的單詞和句子并把它拼寫出來——對照著歌詞聽音樂——解讀不能理解的句子——簡單了解歌手的資料和歌曲的背景知識——講解英語歌曲中的語法知識。所選歌曲要盡量優美且簡單易學,如Westlife的Season in the sun或者Mariah Carey的When you believe等。
2.看英文電影重塑對英語的興趣。每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都是匯集了很多門類的藝術因子,優美的背景音樂和主題曲、完整的情節故事編排、震撼的視覺效果,這些優秀的電影作品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信息,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原聲英語影片的興趣,進而可以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英語電影成為學習英語的寶貴資源,可謂是寓教于樂。
3.組織英文活動重拾對英語的熱情。學生之間可以多組織豐富多彩的英文活動。例如,在課堂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的活動,找出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并代表每個國的發言人或外交官,將國際性的熱點問題引入到“聯合國會議”的辯論之中,尋找到最有利的觀點進行闡述,將“本國”的利益放在首位進行論述,找出強有力的證據游說“其他國家”的代表,充分發揮個人才智與臨場應變能力,展現個人魅力于“國際舞臺”。
總之,英語的學習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不能在短期內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在方法和策略上正確地引導學生,在注重興趣培養,在長期有英語環境的情況下,高中生對英語的學習才有可能得到突破。
?笙 編輯:楊慧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