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萍
摘 要:簡述了新疆區內初中班作者多年的語文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取之所長,可以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大幅度地提高漢語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新疆區內初中班 語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87-02
Abstract:The author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of many years were described,It could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f we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synthetically.
Key Word:Xingjiang Uygur Autonomous Inner JuniorClass;Chinese language;Teaching Methods
為了加快推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基礎教育發展步伐,讓農牧民子女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高質量內高班的生源,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參照內高班的辦班模式從2004年9月起在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石河子奎屯昌吉阿克蘇庫爾勒哈密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開辦區內初中班。
新疆地區的學生到了初中階段才慢慢的接觸系統的漢語學習,而漢語自成體系,主要強調學生對漢語語言的積累和感知,如果學生缺乏對漢語的詞、句、段等基本的語言材料積累,腦海里沒有相對豐富的詞匯、句式和段式的儲備,要做到用詞準確,語言生動,表達流暢,會碰到很多困難。若在短時間內高效地提高班內學生的漢語水平,語文教學方法尤為重要。
1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內初班為民考民、民考漢的學生大多是維吾爾族,要使學生學好漢語言,先要使他們喜歡上漢語言,培養他們對漢語的審美情感和學習樂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充分說明了學習興趣對學習的重要影響,教師應不斷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之火,由學生被動消極被學,轉變為我要學習,我想學習,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在教何其芳的現代詩《秋天》時,先引領學生品味詩歌優美的意境,短短的十五行詩里,何其芳運用了通感、暗示、比喻等表現技法,展現了一個生動活潑、明朗可人的秋天的景觀。“飽食過稻香的鐮刀”“蘆蓬上滿載著白霜”“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這些獨特的想象、比喻,溝通了人們的多種感覺功能,讓人產生豐富、自由的聯想。露珠、幽谷、蘆蓬、船槳、蟋蟀、笛聲等意象渲染一種寧靜悠遠中滿含歡欣的情緒。然而這種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產生興趣,若舉辦一次課外活動,讓他們親自走近秋天,親近自然。這樣,既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又滿足了學生心理的需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 “三環節五步驟”教學模式
努力實踐和探索的是“三環節五步驟”教學模式。三環節是:課前自主預習——目的是自主學習,解決易知(也就是比較容易的知識)。課中互動展示——目的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后拓展延伸——目的是鞏固內化,感悟深化。五步驟是:讀、研、點、練、悟。讀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是主線。研是研究探討,是讀的深化,是深思的表現,是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的關鍵。點是“點”是點撥、引導。是老師主導作用發揮的支撐點。“點”的內容可以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也可以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點”的最終目標是學法指導,難點突破。“練”是反饋、矯正,完善三維目標的手段,是檢驗學生探究學習的標尺。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經歷自我評價、師生評價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包括知識技能訓練;能力方法訓練;實踐應用訓練三大方面。悟是學生思維的表現,是觸動心靈的感悟,“悟”是過程,更是目標。只有不斷“悟”,學生才能走進文本,超越文本,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生活。讀、研、點、練、悟這五個步驟貫穿于三大環節之中,并且有很大的靈活性,在某一環節可結合起來全用,也可突出其中二三個方面。
另外,在作文寫作中,可以嘗試作文有效教學的五步三法兩課型。五步:基礎訓練、思維訓練、技巧訓練、速度訓練、綜合訓練;三法:評閱瀏覽自改法、訓練分步達標法、寫作限期限時法;兩課:即寫作指導課和寫作實踐課。各個環節緊緊相扣,逐步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
3 基于多元智力理論的語文教學
1983年,美國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霍華德·加德納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引起了人們對人類智能本質和認知過程的新一輪思考,也因此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教育界革命。加德納將智能定義為:“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會中解決問題或制作產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加德納認為,我們的智能是多元的。他先后共提出了“言語—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視覺—空間”關系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內省智能和自然觀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論對新疆區內初中班漢語教學的參考價值,不但可以通過漢語教學來發展和完善學生的多元智能,還可以利用學生智能多元化特點創造多元通道來改善漢語教學方式。
4 利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語文自學能力
翻轉課堂,又翻譯為“反轉課堂”,美國2011年興起一種新型教育教學形式,一時間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這種教育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這一重大轉變使得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課改的新曙光。
“翻轉課堂”語文教學模式,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1)學生的管理意識得到增強,并且可以按照自己平時的學習習慣來安排學習進度;(2)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到學困生學習的困境所在,并有針對性的對其作出有效輔導;(3)課堂上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時間得到大大的增加,同伴之間的互助學習也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4)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顯著提高,等等。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也日益突出。對于這種轉變,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視而不見,應作出積極的應對。在教育的劇場里,老師甘做協調者和指導者,真正將舞臺讓位于學生。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各種手段收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把語文及涉及到的外語、心理、美術、音樂、健美等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學習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積極狀態。
綜上所述,由于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既符合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又迎合了初中學生好奇、新鮮的心理,調動了內初班學生參與漢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成績,同時,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的愉快。
參考文獻
[1] (美)Howard·Gardner,著.智能的重構—— 21世紀的多元智能[M].霍力巖,房陽洋,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2] 李湊,劉贛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的SWOT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3):88-89.
[3]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 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4] 韓麗珍.翻轉課堂在我國發展的瓶頸及路向選擇[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41-44.
[5] 林才英,趙楊.翻轉課堂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