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印琪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教學手段、內容的重大變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在課堂上充分地有選擇性地應用它,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確實改變過去傳統性的“填鴨式”“滿灌式”的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 美術 興趣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245-01
在世界教育改革風浪中信息技術與基礎課程的整合已成為最重要的議題,我國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在新課程中,明確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和內容。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那么,信息技術與基礎課程整合的內涵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認為這個“概念”就是教師講課在計算機房上,并且通過制作“一定的課件”,講授要講的內容,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通過計算機教學是信息技術與基礎課程結合中的一部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在計算機輔助教學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疇擴大,引用臺灣學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話來說:“信息科技可以是一個工具,一位助手,卻不能取代老師的地位而成為教學的全部,只要老師能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以最適當最有效地方式傳達出,其實最簡單最常見的word、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有效的教材,達到所需要的學習效果。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同樣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質的教師與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與互助,就可以賦予教學與學習不同的生命力,產生不同的效果。這也是教育可稱為一門創造性藝術的迷人之處。”
現代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整合勢在必行,就象奧地利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應當設法喚起學生求知欲望,否則教學只不過是打冷鐵”。這也就是提到了提高學生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1 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功能特點,發揮其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中包括多媒體的使用,多媒體引入課堂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使得知識內容可以通過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影像等各種單一形式或者是幾種形式的組合來表現,從而使得知識內容豐富多彩。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刺激多種感覺器官,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增加學生進行聯想的線索。
1.1 錄音機的使用
錄音機是現代教學中的媒體。它是進行美術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得力助手。音樂能作用于學生的聽覺,給學生美的享受,陶冶他們情操,我針對不同課題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不同樂曲。如低年級手工課放些兒歌,讓他們在輕快愉快的音樂中尋找更好的答案;中高年級水墨畫放悠揚的樂器演奏帶,在抒情的氛圍中潛心揣摩筆墨韻味,創造出一幅幅優美的水墨畫作品。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合理巧妙地運用電教媒體,更可把各種媒體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出媒體特長,突破教學中的難關,化整為零、化繁為易,給學生一個輕松積極的學習環境。這樣,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動手能力才會有更快的飛躍。
1.2 借助網絡有助于提高了美術教學
網上的學生能使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交流增強,新穎活潑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從一定程度上講,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將單純的知識熟記,知識再現的教學方式轉換為理解型的思維教學,一般美術課作業評價是通過展評、選評的方式集體進行的,評價對象比較集中。在美術課的評價延伸環節中,運用多媒體展示,充分利用網絡來搜集學生作品,讓每個學生的作品在網上呈現出來,利用人機交互,每個學生都可以打開任何一個同學的作業進行評價,也可以和任何一個同學進行交流,這種評價方式是開放式的,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實踐中可以看到學生的評價積極性遠遠高于一般課堂,人人都有機會面對自己有感觸的作業發表自己的觀點。從美術評價的角度說,這培養了學生對美的一種思維,提高了對美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得以建構較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從教育發展觀的角度說,這是美術教育改革的需要。在美術教學中,評價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讓學生在評議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極大地挖掘了學生內在的潛能,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但作為教師,要注意聆聽觀看學生的相互評價,多作鼓勵性的有針對性的評價,以人為本,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藝術個性,真正理解“與時俱進”在我們教學工作中的內涵。
2 科學有效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美術教育教學目標的最優化
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應主扣實現教育教學目標這一中心,應恰當選用,規范操作。
(1)信息技術的應用應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應用現代住處技術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習效果,所以應以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為目的。
(2)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能用“電腦”來代替“人腦”,“技術”取代“文化”,我們不能用電腦把美術知識“一股腦”全“倒”給學生。
(3)電腦提供的信息量大,速度快,不同的學生,他們的素質不一樣,基礎薄的學生很難以接受。如果長期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也會喪失新鮮感,所以應適當應用。
(4)根據美術課的不同內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設計,使用什么方法、手段,達到更好的效果,不能講任何課都使用多媒體的錯誤觀念。要真正理解信息技術與基礎課程的含義。
現代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教學手段,內容的重大變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推廣現代信息技術,也應發揮它的強大優勢,科學有效地應用它。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知識面,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聯想力,提高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鐘啟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孫杰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