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雯潔
我校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基地,2010年起開設幼師多媒體方向班,該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多媒體技術特長的幼兒教師,畢業生在勝任普通幼兒教師的工作外,還能在工作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該班開設的計算機課程有:動畫制作,圖像制作,視頻編輯和網頁制作等課程。其中《網頁制作》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它要求學生能夠結合圖像、動畫等軟件,完成網站的靜態頁面的設計及制作。考慮到該課程只有30課時,課時緊湊,筆者選擇了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本課程的主要教學法,并探索網頁課程運用任務驅動的有效教學。
一、設計適當任務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任務的設計應當是遞進式,例如網頁中表單的制作,我設計了兩個任務。任務1:考慮學生經常QQ聊天,網上購物,確立制作“QQ用戶注冊”網頁或者“淘寶用戶注冊”網頁的任務。熟悉的界面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她們學習的欲望,當她們完成任務后,初步掌握了表單的制作技能。任務2:給幼兒園的網站設計用戶注冊表單,分為“寶寶注冊”“教師注冊”。任務重點是:表單內容和表單的風格。一個貼近生活,難度恰當的任務對學生的學習就是一種“催化劑”,當學生完成任務,互相觀看成果的時候,成就感油然而生,從而激發他們更積極地學習。
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一個任務后,應當引導學生對該任務進行分析:例如,為實現該任務,哪些功能用舊知識可以解決,哪些功能要用到新知識,新舊知識有無聯系,能否運用現有的學習資源進行解決等等,先分析再操作。使學生始終關注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避免學生操作時依葫蘆畫瓢,不求甚解,致力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例如在“使用框架”的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利用框架布局個人網站”的任務。要求網站具有統一的風格,如: banner和導航欄以統一的風格出現在每一個網頁中。學生在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將網頁中的banner和導航欄復制到每一頁面,這個方法運用舊知識就可以完成任務,但如果banner或導航欄需要修改就必須每一頁面都重新修改,工作量較大且容易出錯,對于現實中具有較多頁面的網站,這個方法是不可取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運用框架布局這個新知識點,這時教師顯示使用框架的網站,對比頁面修改的便捷性。講解框架的概念,引導學生認識框架在網頁布局的作用,理解框架集文件和框架文件的關系。關鍵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學生根據任務,自主討論如何規劃頁面,創建框架、保存框架,在框架中插入網頁等具體問題。一開始看起來無從下手的任務隨著學生的討論,嘗試慢慢被消化,被解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又發現新問題:設置了框架頁面如何可以插入背景圖,這時,新的一輪嘗試又開始……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任務)的解決有可能使學生更主動、更廣泛地激活原有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分析并解決當前問題,當學生最終完成任務,知識也真正被學生所用了。
三、開放式主題,培養學生個性發展能力
對于計算機教學,學會操作是過程,學會應用才是關鍵。任務驅動法在教學時,容易出現知識的斷層:即學生對單個知識點的已掌握卻沒辦法進行知識的綜合運用。因此網頁課程的考核往往是以學生能否設計制作網站作為知識的檢查。通常學生制作統一主題的網站更利于教學的管理和評分的標準化。但筆者考慮到興趣是學生學習第一動力,而且網站的設計與制作本身就是創造性的工作,應當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筆者改變以往統一網站主題的做法,以“感興趣”“有意義”和“實用性”為確定主題的方向,通過學生的討論,確定個人網站、幼兒學習網站和旅游網站三大類。從教學實踐看,學生從收集資料到最后作品完成,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從教學的效果上看,學生完成作品率100%,其中10%的作品思路清晰,內容豐富,版面清新,超出了預期效果。83%學生對Dreamweaver CS4的基本操作較為熟練;超過60%的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插入自己設計的flash動畫或flash按鈕,將舊知識新知識融會貫通,所以整體教學效果良好。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