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茂
提高認識,激發興趣,培養學生想說的能力
初中生長期生活在比較單純的學校里,少與外界接觸,見識不多,很難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所以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讓學生明白現代社會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的表現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越來越強,為了顯示自己的知識、能力,就要“推銷”自己,而說話就是“推銷”自己的重要手段。眾所周知,好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的必備能力。“事實勝于雄辯”,教師可講述古代的毛遂自薦,救趙于危;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陳辭,止楚攻宋;當代周恩來“冠絕國際”的外交風采;楊利偉的口才改變命運等例子。讓學生感受到好口才的非凡效應,激發他們對“說”的興趣,懂得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
把握課堂,延伸課外,培養學生多說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口語訓練。教師可充分利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調動學生說的興趣,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際。如八年級上冊《周莊水韻》是一篇游記,描繪了三幅美麗的周莊圖景,為學生帶來了美的享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口語訓練融入里面去。(1)加強朗讀。放映周莊美麗風光的課件,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景物的優美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從而增加對文章的印象。(2)看圖說話。讓學生看三幅周莊圖景,說出圖畫的美麗。(3)介紹景點。讓學生把平時見到的美景,特別是風景名勝的景色介紹給其他同學。
在作文教學中注意寫前練“說”這一環節。如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作文要求是:模仿課文或你讀過的其他寓言,自己編寫一篇寓言,題目自擬。在習作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自己編寫的寓言,組員聽后發表意見。然后請學生自愿到臺上來說,同學們聽后發表評論,并想想他所說的寓意是什么。通過互相討論、互相評價,加上老師及時的點評,因勢利導,簡要指導了寫法,一次習作課便水到渠成。
在多彩的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有道是:“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生活是口語交際的大舞臺,要鼓勵學生在多彩的生活中學會口語交際。如生日宴會、鄰里相處、探視病人、走親訪友等,都需要交際技巧,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活動展開學習和鍛煉,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借“石”攻“玉”錦上添花,培養學生巧說的能力
設喻說理,生動形象。學習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教師可讓學生注意鄒忌的說話方式。鄒忌見齊王后,沒有單刀直入地向齊王進諫,而是先從自家的一件小事說起,再由己及人,說到類似的國家大事,將深奧轉化為通俗,為咄咄逼人的銳氣披上―件溫情而美麗的衣裳,使齊王樂于接受。根據課文,教師可設計如下練習:小紅的父母對小紅管得緊,星期六、日都要求她在家學習,小紅想放松放松都不行。請你學學鄒忌的方法來勸說小紅的父母。
請君入甕,環環相扣。《公輸》―文,墨子見公輸盤時,并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下圈套,請求公輸盤替他殺人,借此激怒公輸盤,引他入甕說出“吾義固不殺人”。墨子就抓住這句話,一連用了五個“不可謂”,令公輸盤無從辯駁。教課文時,教師可設計如下練習:某校初三⑴班同學在閱讀《西游記》時,對豬八戒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為此教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正方,針對反方認為豬八戒好吃懶做的辯詞,你該怎么說?請運用墨子的方法來爭辯。
旁敲側擊,巧發其中。曹操想廢曹丕轉立曾植為太子,當他征求賈翊的意見時,賈翊沒正面回答,只說他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禍的事,使曹操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根據這個例子,教師可設計如下練習:小明上網成癮,學習成績一落干丈,他的父母為此非常苦惱。請你運用旁敲側擊的方法說服小明。
科學評價,樹立自信,培養學生樂說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感態度。”這就要求教師從積極的角度去肯定學生,不輕易打斷學生的話,不輕易挑剔學生話中的毛病,即使說錯了,也允許或提醒他們重新換個詞再說。課堂上多用“這句話說得好”“你的表達很流暢”“如果你能講得再清楚一些就更好了,愿意再試試嗎”等鼓勵激情的評語,或用評優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自信,讓學生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口語訓練中來。
責任編輯 魏文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