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晰鐘
和其他課相比,數學課是一門比較枯燥無味的學科,至少我剛參加數學教育工作的那三四年里,我是這么以為的,也是深有體會的。學生害怕學數學,學不懂數學,老師也不知道怎樣教數學,學生才會懂、才會喜歡。
后來,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改進,在摸索中逐漸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數學教學模式。如果一定要給它取個名字的話,我就叫它“競賽式數學課堂”。
所謂“競賽式數學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分組學習,分組討論,分組展示學習成果,我作為數學教師的作用就是組織,引導和評價。
一、分組方法
一般一個班有50個左右的學生,可以根據學生數學成績優良中差的比例分成6個小組,但是我喜歡分成三大組,這主要是根據黑板的面積來分的,將教室講臺上的黑板三等分,剛好適合所有的數學題進行展示。組與組之間互相競爭比賽。
二、競賽方法
我根據數學教材上的問題,向學生提出任務,有時三組做同一題,有時三組做不同的題,先留時間給學生準備、討論、打草稿,然后由各組選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由于條件有限,一次只能有三個學生上去板書,有時我也會每組點一個學生上去,點名的目的是鼓勵那些膽小的,或者是成績一般的學生。
三、評價方法
當三組學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結束之后,我會進行講解評價,指出他(她)們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根據題目難易程度進行打分,5分,8分,10分或15分不等;有時也會讓學生自己上來講解,分值加倍,每題分數累加起來,一個星期算一次比賽,分出一二三名,下周一三組又從零開始。
四、獎懲方法
第一名獲得一顆星星,第二名不獎不罰,第三名也就是最后一名將要在下周一集體大掃除一次;哪一組最先獲得五星星,將得到一次赦免權,也就是不小心拿到倒數第一名時可以使用赦免權不用大掃除,直接由第二名大掃除。然后星期一所有分數歸零,又重新開始。
通過這樣的新課堂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課堂模式也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和歡迎,上課時睡覺的沒了,搞小動作的少了,枯燥無味的數學課頓時變有生氣了,整堂課都在備賽、競賽、參賽、充滿了歡呼與掌聲。
從此,學生喜歡上了數學課,喜歡上了學數學;我也喜歡上了數學課堂,喜歡上做一名數學教師。
(作者單位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老廠鎮老廠中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