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穎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朝陽 122000)
當前專科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唐秋穎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朝陽 122000)
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下高等教育的必然趨勢。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專科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次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創新創業教育 專科院校 存在問題 改進措施
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是推動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是緩解當下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為目標,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但目前我國高校,特別是專科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就專科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梳理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尚未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長效機制。當前,很多專科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價值認識不清,把創新創業教育僅僅理解為一種緩解就業壓力的短期行為,甚至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只是一項學生活動,開展與否無關緊要。這種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上的不足必然會影響其發展的進程,直接導致某些學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風,很多專科院校的學科建設規劃、人才培養目標、師生激勵導向、質量評價體系等都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其中,不能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提煉出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更不能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長效機制。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有待完善。某些專科院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目標及實施過程的認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沒有構建統一的課程體系,各自為政的情況較嚴重。某些專科院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只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部分,與學校的課程設置無關;某些學校則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第二課堂開展就足夠了;某些學校雖然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但僅僅開設了一門創新創業課程。由此可見,專科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與廣度明顯欠缺,課程設置急需完善。
(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匱乏。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教師既要有廣博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和實際創業經驗。目前我國專科院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不僅數量不足、知識結構不能滿足創新創業這一交叉學科的要求,而且絕大部分創新創業教師缺乏實際創業經驗,能引領學科前沿的創業者兼學者型教師少之又少,這種局面必將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
(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資源缺乏。由于受到辦學經費的限制,某些專科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教學實踐場地和設備,基礎設施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甚至創新創業課成了單調枯燥的教師演示課,存在黑板上談合同、黑板上跑市場、黑板上辦企業等現象。此外,某些專科院校雖然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但由于受到資金不足等客觀因素的限制,使得這些學校的實踐基地流于形式,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長效機制。專科院校應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長效機制,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快速、健康、持續地發展。首先學校應修訂并實施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方案和計劃,強化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其次動員教職員工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組織教師參加創新創業培訓,對創新創業科研工作予以大力支持。此外,就業創業指導部門還應負責創新創業類活動的開展及項目的落實,把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校內與校外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最后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制度的保障,對正處在創業階段的大學生采取彈性學分制,允許他們分階段地完成學業,對那些有很強創造力的大學生,允許他們休學進入社會創業并為其保留學籍,解決創業大學生的后顧之憂。
(二)構建科學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中心環節,是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的有效途徑,構建科學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把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業能力和創業教育的實效。
首先,專科院校要將創新創業類課程以公共課的形式納入現行的課程體系之中,同時還要以專業教育為載體,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具體特點將創新創業理念滲透在相應的課堂教學中。為保證課程體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分成三個階段:初級階段為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精神的基礎課程;中級階段為培養大學生創業技能的實踐課程;高級階段為培養大學生實際創業能力的實戰課程。
(三)優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決定創新創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專科院校應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多元化的實際需求,組建一支專業知識豐富、實踐能力較強、有創業指導經驗的教師團隊。首先專科院校應聘請創新創業研究專家面向全體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講座,培養教師的創新創業意識,強化全體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其次選派教師參加國家或高校組織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培訓班,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使之了解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知識;再次通過開展“產、學、研一體化”活動,讓教師深入高新技術企業,體驗創業過程,積攢創業案例,豐富創業經驗,同時在政策上鼓勵有創業能力的教師進行創業,成就一批創業者兼學者;最后聘請一些創業成功人士、投資家、企業家與專職教師配合作為兼職教師,一方面彌補專科院校實踐型教師數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實現創新創業教師個性、能力、學識和經驗的互補。
(四)開展創新創業第二課堂。專科院校要組織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在課堂教學之外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首先要搭建創新創業競賽平臺,在校內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優勝項目可推薦參加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通過積極參與大賽活動,讓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經驗、促進其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其次要開展諸如創新創業講座、創新創業知識競賽、創新創業沙龍等活動,引導各類社團組織圍繞大學生創新創業這一主題開展活動,使第二課堂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載體。
(五)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優質的創業實踐基地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不可或缺的平臺。專科院校要積極構建專業化的創業實踐基地,該基地應集合校內孵化與校外示范兩種模式,讓大學生既能實習觀摩,又能參與真實的創業,在掌握創新創業知識理念的同時親身實踐。
校內的創業實踐基地主要是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源所搭建的平臺,針對在校學生,以創業項目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有針對性地配備創業指導教師,協助大學生解決在創業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避免因缺乏實踐經驗而導致創業失敗。校外的創業實踐基地主要走校企聯合的模式,可利用專科院校附近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讓大學生走進企業,親身實踐。學校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創辦某些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的實體,為學生提供創業實戰演習場所,在提高創業能力的同時使他們從實踐中體會到創業的艱辛與喜悅,為他們日后步入社會開創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1]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編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
[2]劉小廷.論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2.
[3]劉松.高職大學生自主創業及對策分析.職業教育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