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敏
【摘 要】本文就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和《爸爸去哪兒》兩大有時代代表性的真人秀節目,談談真人秀節目存在的規律,以及在時代背景下應景而生的原因。
【關鍵詞】真人秀 收視率 適者生存
中國電視娛樂節目20年流變共歷經4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綜藝類節目,第二階段為游戲類節目,第三階段為益智類節目,第四階段為“真人秀”節目。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至今,配合著觀眾的口味,節目的類型在不斷的變化著。為了迎合時代的潮流,符合大眾的審美,“真人秀”節目從2004年出現至今,有著突破性的發展。
2004年,湖南衛視舉辦的針對女性的大眾歌手選秀賽《超級女聲》正式開啟了“真人秀”節目的模式。其顛覆傳統的一些規則,使之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是當時中國大陸頗受歡迎的娛樂節目之一。《超級女聲》的出現,改變了大陸音樂市場被港臺歌手占據主導地位的局面,其極高的人氣也一度引起其他媒體的效仿。
根據美國在華傳媒調研機構“盛華商通”所做的市場調查表明,2004年觀眾對《超級女聲》最大的關注度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人人可以參與的形式新穎,創意好占25.0%,對參賽人員參差不齊的水平覺得有新鮮感占7.7%。
但是,不管是多么火的節目,都不可能做到經久不衰。一旦觀眾熟悉了整個節目流程,對節目的期待性沒有那么強烈,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因此,2005年的《超級女聲》延續該活動“想唱就唱”的理念精神,加之有李宇春,周筆暢等偏中性化女聲的出現,吸引了無數粉絲,一度紅透半邊天。2005年的超女由此成為《超級女聲》的高峰點。而后,2006年的超女似乎沒有延續2005年節目帶來的反響,收視率開始下跌。意識到“適者生存”的湖南衛視,為了不被淘汰,停止了這檔節目。2009年,《超級女聲》正式變更為《快樂女聲》。名噪一時的超女時代,就此結束。
《超級女聲》的誕生,創造了電視與音樂的奇跡,標志著華語流行樂壇進入選秀時代。在2004至2006年間,數十家電視頻道推出了同類型的選秀類節目,東方衛視的《加油!好男兒》,央視的《夢想中國》等等。連以制作娛樂節目見長的臺灣電視圈及香港TVB也推出了選秀類節目《超級星光大道》,《超級巨聲》等等。
在《超級女聲》誕生之前,大銀幕的選秀類歌唱節目幾近于零。觀眾對于這種新穎的節目存在新鮮感,加之節目的平民化,更加貼近生活,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超級女聲》準確地掌握了大眾的心理需求,使節目不僅是歌唱大賽,也是平民轉變成大明星的機會。《超級女聲》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渴望展示自己,渴望成名的女孩們,有一個舞臺去實現自己的明星夢。加之比賽形式新穎,從海選到總決賽都全程電視轉播,評委對每個選手進行犀利評價。所以,《超級女聲》一呼百應,年輕的女孩們積極的報名參賽,使得這類真人秀節目一炮而紅。
當然,“適者生存”取決于節目收視率。再好再優秀的節目也難逃沒落的命運。三年下來,觀眾對這類真人秀節目已經審美疲勞。就算節目的某些環節,某些方面有所變動,可基本模式依舊未改變。盡管之后的《快樂男聲》也著實火了一把,但收視率僅僅維持在對于是男生唱歌的新鮮層面上,節目的類型并未有太大調整,所以再也不及2005年《超級女聲》的輝煌。
這些年湖南衛視也推出了例如《變形記》等真人秀節目,但都不及當年的火爆程度。2013年,湖南衛視推出了一檔名為《爸爸去哪兒》的真人秀節目,引爆收視狂潮。其最高收視份額達到23.22,同時段排名第一。這是湖南衛視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的中國首檔大型明星親子旅行生存體驗真人秀。該節目的版權和模式購自韓國MBC電視臺的《爸爸!我們去哪兒?》。
《爸爸去哪兒》的成功標志著真人秀節目的回歸。這檔5位明星爸爸跟子女進行72小時的鄉村體驗真人秀共12期,每周播出一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在網絡上引起熱議。24小時熱門微博榜上始終有著關于《爸爸去哪兒》的花邊新聞。轉眼間,這檔真人秀節目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爸爸去哪兒》打著親情的招牌,像是一抹純純的陽光折射進觀眾的心里,使觀眾在體會新穎節目類型的同時在精神上得到溫暖。
與《爸爸去哪兒》同期上映的還有江蘇衛視的《全能星戰》以及央視的《夢想星搭檔》。而《爸爸去哪兒》在這場收視率大戰中獲得勝利的關鍵原因便在于出其不意。對于電視歌手賽的接二連三炮轟,就算唱得再棒,技巧再嫻熟也會使觀眾產生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疲勞。為了收視率,明星與明星之間開戰,衛視與衛視之間競爭,各大衛視毫無新意的效仿之風盛行,我國電視娛樂節目進入了一個瓶頸期,而《爸爸去哪兒》節目為熒屏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除此以外,《爸爸去哪兒》成功的另一原因源于真實。因為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氣的表現就是扔東西,難過的表現就是哭,沒有虛偽做作的成分。看著熒幕上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看著爸爸與孩子們為了完成各種任務所鬧出的笑話,可以讓承受時代壓力的人們輕松一笑。這些都是電視節目發展所需要的正能量。
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成為各大衛視收視角逐的佼佼者,其超高的收視率使今年其他一些衛視也將根據《爸爸去哪兒》的形式進行調整,開辦各類真人秀節目。隨即,一陣效仿之風又將吹起。而《爸爸去哪兒》的第二季也將在今年年底推出,不知觀眾是否還會對《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抱有超高的期望值。根據真人秀節目的適者生存性,筆者認為,假設《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沒有在第一季的基礎上加以改變創新,添加新的元素,亦或是增加更多的話題性,收視率未必十分可觀。
真人秀節目“適者生存”的關鍵就在于迎合時代背景,應景而生。給觀眾以真實新穎的感覺。一旦少了這些因素,節目必然面臨“不適者被淘汰”的厄運。□
(作者: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3級學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