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秦
【摘 要】現代媒體的傳播方式與以往不同,作為傳媒的接受者,既是受眾群體,又是傳媒的消費主體,是傳媒方面的重要市場。電視節目的質量好壞成了能否不斷吸引觀眾的主要考量指標,要研究觀眾的觀看心理,通過傳媒公司合理的安排節目單來使節目更加符合觀眾的口味,電視新聞工作者也要改善和增強報道的效果,增加收視率。
【關鍵詞】節目編排 受眾視角 收視率
現代新型的傳媒集團已經較傳統媒體有著很大的改變,但是新時代條件下,傳媒的受眾群體也開始有了雙重的身份,一種身份是傳統的信息接收者,可以接受信息同時又能傳播信息,另外一種是信息的消費者,傳媒市場又成了受眾。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工作為了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以及更好的經濟收益,就必須不斷的改善自己的節目質量和電視編排方案,滿足觀眾的觀看心理需求。在傳媒企業里,對于電視編排的工作也越來越成為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如何將節目更好的編排并在合適的時間呈獻給觀眾,如何做好明確的方向、目標、定位等工作,越來越成為各個傳媒集團主要領導親自主抓的事項。
一、電視編排應符合受眾觀看心理特點
1、電視編排的求異性心理
在這個信息社會,地球已經成為一個“地球村”,即使兩個想要交流的人相隔千里或在大洋彼岸,也可以利用現代的新的信息傳輸方式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不僅有聽覺的信息,還有視覺的信息。一個新的重要消息只要想傳遞,已經可以瞬間就傳遞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所以跟上時代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是當今電視媒體不斷改進的源泉和動力。
信息的快速發展和傳播,使受眾也不再滿足單純的接受信息,不再滿足于純粹的視覺聽覺感受,作為觀眾也越來越想進行個性的表達,觀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解讀者和參與者。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觀眾也越來越有表達自我個性的欲望,同時希望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能有一個互動的過程,強烈的訴求和表達欲望都表現了出來。對于電視的編排,“互動”這個詞越來越重要,如何滿足新時代下的觀眾心理,如何在受眾群體只想關注自己感興趣話題的新形勢下,通過電視節目的合理編排滿足觀眾訴求,成了傳媒企業需不斷改進的問題。傳媒行業也從過去的傳媒業慢慢轉向服務業,只有服務性和服務觀念強的媒體才能越來越受到觀眾的喜愛,贏得市場。對于滿足觀眾個性的需求,可以通過“量身定做”進行電視欄目的編排來實現。
在電視傳媒發展的初期,我國國內的電視節目頻道稀少,節目單一而無趣,基本是單調的圖像解說,缺乏感染力和親和力。而就在這時候,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一檔欄目《東方時空》,在整個市場和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節目因為設立了主持人,讓節目的整個氛圍變得有親和力,拉近了觀眾和節目的距離,并且增設實時采訪和實地調查,讓節目的真實性也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還會通過反饋調查和現場觀眾采訪,滿足觀眾想表達自己感受的心理訴求,一掃新聞類欄目的枯燥乏味。雖然現如今這類節目已經非常普遍,但是在當年確實是橫空出世,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這檔節目也在當年創造了收視率的奇跡,對于很多年齡較大的人來說這個節目成了永恒的經典。
國外也對電視的編排進行創新,例如:美國CNN一改以前死板的報道模式,開設了一個“我為CNN報道”的新式欄目,內容是采集百姓身邊的報道,并且對于整理上來的新聞材料,CNN的各部門編輯通過詳細的篩選,挑選出其中優秀的內容進行播出,并且因此產生了很多優秀的報道。
2、電視編排的選擇性心理
美國作為全世界上最優秀的傳媒業發展國家之一,也產生了很多優秀和科學的傳媒行業的管理經驗,作為優秀的傳媒行業研究學者克拉伯,出版了一本《大眾傳播的效果》的書,該書系統地闡述了關于信息傳遞,信息傳遞心理學,以及傳媒行業的節目編排管理方法。有選擇地闡述了信息接收者更傾向于選擇和接觸哪些信息,而又在何種情況下能拒絕和抵觸所接觸到的信息??死畬⒂^眾們分為以下三個方面:選擇性接受、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大部分觀眾還是通過自己的感覺來選擇想接受的信息。受眾對于自己已經了解和掌握的知識有著固有的觀點和立場,所以電視節目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應該對觀眾的固有認知觀念進行附和之后再潛移默化的引導,既傳達了電視媒體的思想又迎合了觀眾的心理訴求。
選擇性的理解源于不同觀眾的不同的心理特征,還有觀眾地域的文化差異,以及各地不同的風俗文化氛圍,會對同樣的內容產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在電視節目的編排上,應該在合適的時間,播放合適的節目,將一些容易產生爭議的節目放在晚些時間播出,錯開播放的高峰期,盡量在觀眾的接受心理上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
筆者所負責的數字電視導航頻道(以下稱導航)也是這樣,導航是一個為數字電視用戶提供數字電視知識的服務平臺。之前頻道節目多而雜,沒有品牌欄目,也沒有節目預告,觀眾不知道什么時段播放什么節目,不可能主動選擇收看導航。為了提高導航收視率,我們對頻道進行了改版,改版后的導航在節目的編排過程中要打造固定時段的品牌欄目,同時將工作重點放在節目編排和更新上,做到有選擇性的更新和交替,做到最大程度上避免目標客戶群的流失。因此導航首先要利用數據庫中的海量影視劇資源,將影視劇推薦打造成品牌欄目,同時在節目播出期間穿插播放公司宣傳片,然后將導航播出節目進行重新編排調整,符合觀眾收視習慣,再把整個頻道重新包裝進行宣傳,增加節目可看性,增強視覺沖擊力,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具體流程如下,每天19:00首播,6小時節目循環播出,影視劇欄目在黃金時段播出,每天更新,其余欄目每周三次更新,給觀眾充分的選擇空間。具體節目及播出時間安排如下:
《樂享高清》:播放高清頻道中的精彩節目,19:00-19:30;
《樂享劇場》:最新最熱電視劇三集連播,19:30-21:30;
《享美食》:一檔教做菜的節目,收錄央視的《天天飲食》播出,21:30-22:00;
《樂享影院》:國內外熱門電影,22:00-0:00;endprint
《廣電資訊》:一檔傳遞廣電網絡最新促銷活動、上新欄目、上線功能、業務資訊的服務性欄目,0:00-0:10;
《行天下》:旅游景點推薦節目,收錄《遠方的家》播出,0:10-0:40;
《樂生活》:娛樂節目,演唱會、搞笑視頻等,0:40-1:00。
選擇性心理對于受眾的電視編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更深入的了解觀眾的選擇性心理,那么在節目的編排上就能在合適時間安排更加合適的節目了。在早晨的時段因為時間緊急可以編排一些緊湊而重要的信息,而在午間休息時間可以播放一些輕松而歡快的節目,在晚間時段可以播放一些溫馨和感性的電視節目,這些都需要科學的電視編排技巧。
二、新聞欄目編排應保持節奏感
電視編排應該保持一定的節奏感。編排講究一個節奏感的強弱問題,欄目的設置可以直接影響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心理感受和預期,除了會影響收視率還會影響電視節目背后的傳媒公司的口碑。所以各個傳媒公司一定要特別重視電視節目的編排,既可以滿足觀眾提高收視率,又能營造良好的公司形象。
在一個單獨獨立出來的新聞節目當中,解說、采訪、觀眾反饋,應該在節目中保持良好的節奏感,這也是電視節目的編排手段。通過合理的編排可以增加節目的整體效果。節目和節目之間的安排也要緊湊,可以幫助整個電視臺提高收視率,同時方便觀眾的理解,要簡單的對電視節目進行編排,層次脈絡要清楚,標題分明,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現代傳媒方式中有一類新型的電視傳輸技術,就是數字電視。數字電視的編排,是通過電視這個用戶終端向觀眾們提供數字媒體信息服務。具有很多相比于傳統電視媒體的優勢,例如:高清畫質、視頻點播、視頻多畫面瀏覽、互聯網連接端口,科學的系統管理等等。新型的數字電視雖然有這么多優勢,但是仍然需要和傳統媒體一樣的電視節目的編排。
結語
綜上所述,電視媒體的發展,是整個社會不斷前進的需要,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信息的傳遞。在電視節目的播出和傳遞過程中,電視節目的編排方案,占據了最為重要的環節。要明確好欄目的定位和方向、目標,營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傳媒形象,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
參考文獻
①史可揚:《電視欄目和頻道辨析》[M].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
②王蘭柱主編:《中國電視節目創新與收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
③黎斌主編:《國際電視前沿聚焦》[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廣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