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進,指導 邱峰朝
?
人體腧穴體表定位比例尺的研制和應用
方進,指導 邱峰朝
(湖北省羅田縣萬密齋醫院,黃岡 438699)
取穴;工具;體表定位比例尺;腧穴體表定位
凡習針者皆知,針灸離不開腧穴,腧穴定位無疑是針灸學中的重要內容,而“準確定位是針灸治療操作及獲取最佳療效的基本保證[1]”。在長期的臨床治療中,仍存在不少醫者根據個人經驗取穴定位的現象,因而導致了經穴的設定寸與臨床取穴定位操作有時還很難實現一致。因此,為了定準穴位,客觀上需要有適用于人體骨度腧穴體表定位的工具,這也是筆者為何要研制人體腧穴體表定位比例尺(以下簡稱定位尺)的初衷。
定位尺由活尺和固定尺兩部分組成。詳見圖1。

圖1 實物圖
活尺選用寬1.5 cm厚0.1 cm的橡筋松緊帶,在原長50 cm的松緊帶上,分別設定8種不同的各19等份刻度(因19等份基本涵蓋了人體全身各處骨度的等份數)印制在兩根單面的松緊帶上,每等份正中標1刻度線為1/2等份。為了一尺多用,在松緊帶的正、反兩面正中印制一條直線平分成上下兩半部分。正、反面的上下部分均兩尺相連接,即11.4 cm一段和38.0 cm一段(兩段之間間隔0.6 cm),下半部分15.2 cm和34.2 cm相連;反面的上半部分19.0 cm和30.4 cm相連,下半部分22.8 cm和26.6 cm相連。在以上8段活尺上,分別按0.6、0.8、1.0、1.2、1.4、1.6、1.8、2.0 cm設計8種原長等份寸,各尺等份寸依次遞增長度0.2 cm,各尺依次遞增長度3.8 cm,最短的定位尺為11.4 cm,最長的定位尺則有38 cm,數字從尺的兩頭起由小到大排列,以方便用于不同人體的不同骨度的腧穴測量。
固定尺由三段組成,選用厚0.1 cm、寬1.2c m的鋁合金片或不銹鋼片材制作,中間段長27 cm,兩頭各長23 cm,三段用鉚釘卯接,構成可伸可疊的連體。固定尺夾在兩活尺的中間,兩頭用臨時封口夾連接活尺以固定。不用時,折疊固定尺,便于攜帶。
活尺選用棉質或混紡的內置熟料黑色橡筋松緊帶。數字及刻度線采用快速數碼印染技術,正、反兩面均噴印白黃等四色紡織墨水,多次水洗不褪色。
為了驗證定位尺性能是否穩定,本人對自制的活尺分別按原長拉長到1.1~2.1倍并固定作擱置測試。以選擇活尺3號連接6號尺為例,測試前準備一塊長105 cm、寬20 cm的木板,從木板長邊的左端起向中間段依次以1.9 cm的距離劃出11條長20 cm的平行線,并在右端向中間段以3.04 cm的距離劃出11條長20 cm的平行線,然后在木板長邊留空處,依次平行擺放11根3號相連6號活尺,并在兩尺分界處分別用圖釘在木板上固定,再依次拉動左端3號尺頭,分別用圖釘固定在11條劃線上,并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分別拉伸并固定好右邊6號的11根尺。繼而把拉伸并固定的各尺連木板一起擱置30 d后進行測試。測試選用游標卡尺,先分別檢測固定在木板上的各尺的每等份寸長度距離是否均等伸長,然后,分別取下圖釘,松解各尺,檢測每等寸長度是否等同。結果表明,固定在木板上的各尺經測量其等長度均無差異。但松解各尺發現,拉長到1.5倍的范圍內,活尺的總長保持原長不變,各尺等寸也隨之不變;拉伸到1.5倍以上時的活尺總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各尺等份寸之間存在微小差異,尺的中間部分回縮遲鈍,其原因可能是橡筋松緊帶過度拉伸疲勞造成的。其他各尺測試敘述,略。
基于定位尺的應用原理是根據拉動印制刻度的松緊帶所產生的“勁度系數”來完成的。上述測試證明,應用活尺,伸長的理想倍數應控制在0.1~0.5倍的應用區間,伸長的極限倍數為1倍以上。拉伸時,以各刻度寸單位1為基數,越靠近單位1,定位的敏感系數越不失真,8種不同定位尺的設置,是為了滿足不同人體的各部骨度準確地取穴定位的需要。
根據定位尺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在實際應用中,若某骨度的實際長度短于活尺相對應的定位尺設定寸數長度時,要及時選用短于該骨度長度的定位尺設定寸數,因應用活尺時必須拉伸,以實現準確的折量定位效果。
本定位尺能準確而快捷地測量出全身各部骨度折量及正中線旁開的所有穴位共計203個,占人體總穴361個的56%。還適用于部分經外奇穴的定位,共計17個穴位,占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定位符合生理特點。
本定位尺所包含的8種不同的等份尺,依次編成1~8號,左端正、反兩面的1~4號尺,多適用于1.3 m及以下的人群測量穴位;右端正、反兩面的5~8號尺,多適用于1.3 m及以上的人群測量穴位。
應用直寸取穴定位,須先找出應取穴位某骨度的兩端。操作方法是醫者左手用已固定一端的定位尺置于患者某骨度的一端,再將支撐在固定尺上的活尺,用右手選定適合某骨度的等份寸數,拉動置于該骨度的止點上,再交左手臨時固定,形成活尺起止點與骨度起止點兩點重合,這時,在體位上立即顯示出某骨度內的等份寸,再依據應取穴的設定分寸,可快速取穴定位。臨證選穴時,要在選用的穴位處,醫者將騰出的右手用指甲在應取穴位的平行線處輕掐一橫記,然后沿經脈循行路線在橫記處輕掐一豎記,十字記中心為坐標定位即應得的準確定位。但頭部直寸的應用,則要折疊固定尺,單用活尺。
軀干部位的橫寸定位,須先用上述直寸取穴法量出對應任、督,或找出任、督的某穴位,作為一基準點,并作好十字標記,以定作橫寸定位的起點或中點,再用直寸取穴法量出應取穴位規定使用某骨度設定的分寸數,交左手臨時固定,分2~3次完成定位(均瞬間可得)。以胸、腹部為例,兩乳頭之間8橫寸,醫者用直寸取穴法量取8等份寸,如在胸正中第一肋間找準華蓋穴,將已量取的8橫寸,平行對準華蓋穴,外2寸取彧中穴、4寸處取庫房穴、6寸處取中府穴。又如用直寸取穴法量取腹部建里穴,并用指甲輕掐十字標記,再用直寸取8橫寸,中點對準建里穴,0.5寸取石關穴、2寸取關門穴、4寸取腹哀穴(均可取雙穴),背部橫寸定位依此類推。應用此尺用于橫寸定位,可提高經脈正中線旁開穴位的可信度(如旁開0.5寸、1.5寸等),凸顯出該尺高效高精的獨特優勢。
基于我國中醫臨床醫生的培養,主要源于學院式教育,故本尺可提供給我國高校針灸教育者講授腧穴定位之參考,教具之選用,應用它能將取穴定位中抽象的折量,轉換為用尺度量,因而使學生定得準,記得牢,對提高教學效果,引領學生增強取穴定位規范化意識均有裨益。同時,該尺對高校醫學生(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即便是西醫院校,也開設了15~20學時的針灸學)學習針灸學作為學具,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其取穴定位直觀,對查找穴位有極大的幫助,特別是在實習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借助定位尺準確定位,因此,此尺可視為他們求學之初及在今后的工作中所必備之物。
取穴定位是任何一位針灸醫生都無法回避的,是每次治療操作前的第一道程序。上偏離,難中的;上精準,直中的。應用本尺,能以尺度分毫,故胸中有規范,隨時能量得體表的正穴,或者說能拉近正穴的距離,它的確是針灸醫生取穴定位的好幫手。
此外,基層的全科醫生、社區醫生、個體醫生也非常適用。它對于促進針灸醫學的健康發展大有裨益。
針灸現代化、國際化是針灸學科發展的方向,要實現這個目標,針灸臨床的規范化是必不可少的[2]。人體腧穴體表定位比例尺的研制和應用,有效地實現了腧穴定位的體表測量,開啟了折量方法的簡捷途徑,解決了千百年來困擾著針灸取穴定位時,人體骨度定數不變,而臨床不同人體的取穴操作要變的難題,實現了人體各部骨度腧穴定位從多坐標向單坐標的等值轉換,巧妙地解決了標準化的“鞋”與個體化的“腳”的契合難題,眾人同尺。它的特點是取穴定位準,施針施灸有目標。這就為醫者進行針刺、灸療及火針、穴位注射、穴位貼敷等提供了準確的定位。取穴定位快,只需拉動定位尺上與之相對應的刻度寸數,置于應取穴位某骨度的兩端,該骨度內的全部穴位一目了然,因而實現了經穴定位與取穴定位的統一。因此,該研究對規范各部骨度取穴定位操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1] 侯書偉,馬祖彬,李永春.論腧穴分類教學:《經絡腧穴學》腧穴規范化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針灸,2010,30(10):865-869.
[2] 嚴潔.針灸的基礎與臨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24.
2014-03-25
方進(1983 - ),男,主治醫師
1005-0957(2014)12-1183-02
R224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12.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