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茵
摘 要:伴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在高校教育中思政教學擔負著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使命,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視和關注。高校加強師資力量投入,積極推動思政教學改革,不過,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本文首先介紹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指出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分析當強高校思政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實踐教學出發提出對策,以完善高校思政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為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培養高素養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學;核心價值觀;培養
高校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主要通過思政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核心價值觀起到推動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卻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改善。
一、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
社會生活中,各個社會群體因為職業、年齡等極具相似性,加上喜好相似的原因,這一群體的共同利益也極為相近,基于此行程的核心價值理念逐漸將形成了核心價值觀。
大學階段學生自身思想和執行力都較為活躍,因而也成為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將核心價值觀與思政教學結合,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而且能深化思政教育意義。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基于核心價值理念逐漸形成,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主要表現為高校學生價值觀方面的基本需求,反映了學生對基本價值的理解。因而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有助于推動他們思想認知,形成理性判斷和科學選擇的能力,促使高校學生實現全面健康成長。
二、培養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學生在大學時期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思想價值體系,極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和誘惑,很難控制自己的言行,因而培養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不僅對學生自身,而且對國家、社會及學校都具有必要性。
(一)滿足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需求
自上世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發展迅速,市場各個行業競爭激烈,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因而培養高水平人才,不僅重視技能水平的培養,還要培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社會經濟建設來說,如果有高水平專業技能,但是沒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那么也不能稱之為對社會建設發展有用的人才。大學生作為國家社會發展的動力,只有重視加強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才能為社會穩步發展培養有文化、有能力和有信仰的高素養人才。
(二)適應全球經濟發展
伴隨經濟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競爭日益激烈,并且由原來單一的經濟競爭向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實力競爭轉變,這一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大學生作為國家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希望,因而培養高校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關系到國家社會未來走向,有助于增強國家綜合實力,以適應全球經濟發展。
(三)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培養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大學生梳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現自我價值,促使大學生擁有更健全的人格。基于當前社會大環境下各種不正風氣和健康思想的傳播,要求高校學生以身作則,積極抵制不良風氣和不健康思想,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培養自身核心價值觀,通過自我管理和自我促進實現自我價值。
三、高校思政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現狀
高校教育中思政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方式,通過開展思政課教學,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和意識。這種培養方式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教學方法存在不足之處亟待解決。
(一)教學方法與實踐不能融合
高校思政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多是照本宣科,課堂中多是根據書本知識教學,與課本和課堂無關的東西涉及較少,由此這種教學方式單一,主要依靠理論教學,缺乏實踐配合,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長期以往甚至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教育目標不明確。
(二)關于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表述含糊不清
雖然針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國家和社會不斷強調重視,但是關于核心價值觀的表述概念不清晰,缺乏明確的定義。例如,對教師價值的描述多為兢兢業業和樂于奉獻,對醫生價值的描述多為救死扶傷,但是對學生核心價值的描述缺乏簡單明確的表述。
(三)教育方式落后,難以滿足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
多數情況下,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都在學校,采用課堂的培養方式,但是以往社會發展較為落后,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只能依靠教室教學的培養方式。但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創單一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時代需求,需要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實踐體驗中體會核心價值觀的真諦。
(四)師資水平落后
當前高校教學中,每一門專業都有專門的老師擔任授課,但是思政教學卻沒有專職教師,往往由輔導員兼職任教,或者由中文系教師擔任,由于兼職教師教學水平不如專職教師,且存在應付教學的態度,從而很難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四、高校思政教學中影響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因素
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改變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也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理念也逐漸滲透到高校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高校思政教學為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提供優越的條件,對培養核心價值觀起到促進作用,不過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思政教育授課教師的綜合素養
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受高校思政教育授課教師的綜合素養影響,只有教師綜合素養滿足學生需求,教學活動才極具權威性,吸引學生參與。長久以來教師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由此知行合一的教學方式,遠比理論教學更具有說服力,教師通過以身作則來引導學生,教師的人品和行為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才能促進教學更好的開展。高校學生在大學期間心智逐漸成熟,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能力和判斷能力,教師如若還采用說教形式,那么極易引起學生的方案。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就是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知,引導大學生有意識的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大學生價值取向
雖然高校學生尚未離開校門,但是極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有著較強的功利性,例如獎學金、貧困補助等都成為大學生爭相競爭的目標。但是實際上一些學生家庭條件十分優越,為了獎學金完全不顧尊嚴。這種現象在高校中較為突出,與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培養相悖。此外高校學生公里現象嚴重,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尚未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大學生三觀不成熟,阻礙核心價值觀的養成。
(三)思政教學教育模式
對于思政教學實效性的判斷,主要是看師生是否共同參與和實現互動。傳統高校思政教學屬于教師自己的舞臺,學生作為觀眾以被動的方式接受教學內容。這種機械性的教育方式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機械性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無條件遵從和接受學習,忽視學生個性的培養,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和厭煩的心理,很難取得理想化的教學效果。此外,在思政教學中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將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作為教育標準,不能體現高校思正教學核心價值觀培養的實效性。
五、高校思政教學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的對策
培養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與高校思政教學有著緊密的關系,思政教學為其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是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理想途徑。對此,高校應不斷完善思政教學過程,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創新優化教學結構,充足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符合實踐應用需求,促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一)提高思政教師綜合素養,不斷優化創新教學結構
高校思政教學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主要受到思政教師綜合素養高低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從內心認可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以教師為榜樣端正自身行為習慣。由此,高校應重視和加強思政教師團隊的培養,積極開展教師教學培訓和講座,讓教師多接觸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不斷實現自我學習,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還要嚴格考核機制,針對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理念進行考核,為開展思政教育提供完善的師資力量保障,確保教師善于教學,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保證高校核心價值觀的高效性。
(二)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
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學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應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增加一些相關的內容,確保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保證教學內容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將先進優秀文化教育與思政教學相融合,激勵學生樹立宏遠的理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另一方面,積極改革創新傳統教學模式,便呆板誤區的教學模式為生動有趣的新型教學方式,例如采用多媒體的多元化教學方式,開拓思路,擺脫傳統機械單調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從實際需求改革思政課本內容,將大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入課堂,并與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優化教學內容,充分挖掘生活中能夠代表和體現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積極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思政課教學內容。
此外,還要加強師生互動,高校加強開展思政教育,要促進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和交流,在教學中有技巧的融入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利用對話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觀念,更健康的成長。
(三)促進教學與實踐的融合
在高校思政教學中,教師應將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不僅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還要將核心價值觀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時間相結合,將核心價值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促使教學內容豐富又生動,提高教學效率,滿足高校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需求。
六、結論
高校思政教學中作為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發揮思政教學的教學作用,由教師制定周密的教學方案和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核心價值觀養成。本文首先介紹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概念,指出高校思政教學培養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針對當前高校思政教學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面臨的問題,從教師素養、教學模式及學生等諸多方面提出相應的途徑,以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師素養,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最終為未來社會經濟建設發展培育高水平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潔.《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當代旅游》.2018年第8期.
[2]陳秋瑋.《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方案解析》.《知識文庫》.2019(000),009:154-155.
[3]李儒永.《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分析》.《考試周刊》.2017(000),011:156.
[4]劉曼,岳華,李建芳,馬麗霞,劉偉偉.《大學生學習與發展中心對高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試析[J]》.《文教資料》.2018,(24):154-155.
[5]靳芳菲.《大學思政課程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5(05):123-125.
[6]王書賢.《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7,4(47):284-286.
[7]王煒.《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為高校思政教學注入靈魂[J]》.《智庫時代》.2018(33):275-277.
[8]雷良燕.《高校思政教學中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探究[J]》.《山東紡織經濟》.2018(10):49-50+58.
(作者單位:新疆工程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市?? 8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