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武江 霍艷飛
摘要: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是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針對國家、省和校三級精品課以及網絡資源課程建設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在分析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標準的基礎上,對高等職業院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規劃、建設和實施進行分析與探討,提出建設技術先進、資源豐富、交互性強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實施策略和方案。
關鍵詞: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課;建設標準;實施策略
0 引言
2003年國家教育部正式啟動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精品課程經過十年的研究建設與實施,形成了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的建設使部分精品課程有了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和豐富的網絡課程教學資源。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存在精品課程技術落后、共享性差、交互性不強、資源更新不及時等問題。為此,2012年教育部印發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教高廳[2012]2號),取消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實施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以高校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學習者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等各類網絡的共享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不是取代精品課程,而是精品課程的繼承和發展,它與視頻公開課共同構成了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對促進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精品課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自2003年至2011年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國家級精品課1門、省級精品課8門、院級精品課15門。經過多年的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1)精品課網站開發技術落后。
根據國家、省級精品課評審要求,申報精品課程必須要建立精品課申報網站,各高校結合學校申報課程的具體實際情況和精品課評審標準,建立了精品課程申報和教學資源網站。但由于各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能力的不同,大部分精品課網站都采取靜態網站或者ASP動態網站開發技術,存在技術落后,網站訪問速度慢的情況。
2)為申報而建站,精品課網站利用率不高。
精品課網站建設的目的是為各高校教師和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先進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資源,但部分精品課網站建設的初衷卻是為了評審精品課,從而申報成功后不注重后繼的維護和推廣使用,造成精品課網站利用率不高的情況。
3)課程資源獲取困難,存在知識產權的爭議。
精品課程教學資源根據申報的層次發布在國家級精品課網、省級精品課網和高校精品課網上,而且部分省份并沒有專門的精品課網站,除了參加評審的教師之外,其他教師和學生很少知道或訪問精品課網站,推廣力度不夠。與此同時精品課資源開放程度較低,部分課程的精品課網站,由于申報者顧慮知識產權問題,僅在網站上發布了相關的課程簡介、教學團隊、教學大綱,雖然提供了教案、教學課件、習題以及視頻等資源,但僅僅是鏈接而已,根本無法下載和訪問。
4)精品課的資源建設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交互性不強。
在精品課程的資源建設上,部分精品課程只是作了評審平臺,僅僅是把精品課程的申報表、發表論文情況、科研課題情況、獲獎情況和課件、教案等無層次的堆積在頁面中。而真正的精品課的資源卻很少并且缺乏層次,從而精品課的資源建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5)精品課教學資源沒有隨先進技術的不斷涌現而及時更新。
根據精品課評審標準要求,精品課程教學資源應隨教學和科研成果的不斷涌現,隨時對精品課程的教學資源不斷進行更新,同時要保證精品課程資源網站的可訪問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約束和復檢制度,存在精品課程的負責人、主講教師對課程資源的更新重視程度不夠以及精品課程網站設計等問題,教學資源更新滯后。
2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標準
教育部關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教高[2012]2號)文件要求,精品資源共享課以量大面廣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為重點,以課程資源系統、豐富和適合網絡傳播為基本目標,經過國家、省、校三級建設,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網絡教育多層次、多類型的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為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課程教學資源。
2.1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團隊要求
(1)精品資源共享課要求必須有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其中包括專業教師和教育技術骨干教師。結構合理要求教學團隊在年齡結構上老中青結合,職稱結構高中級搭配。同時要求教學團隊不僅要包括專業骨干教師負責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和課程設計,還要有專業的教育技術骨干教師負責精品共享資源的開發與設計。
(2)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要求課程負責人必須有深厚的學術造詣,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鮮明的教學特色,同時要求課程負責人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3)高等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中的專業課建設團隊應該體現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特點,既要求專業課建設團隊不僅要有專任教師,同時要求有兼職企業合作教師,不僅強調建設團隊的教學經歷,而且強調必須具有企業經歷。
2.2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內容要求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在內容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要求涵蓋本門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以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為例,在基礎知識方面應包括數據庫的基本概念、關系運算、關系的規范化和數據庫設計等。
(2)要求不僅體現本門課程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同時要提供典型案例和系統的綜合運用。以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為例,不僅要包含數據庫基礎知識,同時必須要包含一種數據庫管理系統在實際工作中的使用技能,如SQL Server2008等。
(3)要緊跟新技術、新觀點以及熱點問題。如隨著數據庫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講授的應用技術應隨之調整。endprint
(4)應體現先進性、適應性和針對性特征,同時內容要適合在互聯網上公開發布,不存在版權等爭議,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2.3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資源要求
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資源根據資源類型分為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要求如下。
(1)基本資源主要包括本門課程的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電子教案、電子課件、作業指導、教學參考資源和全程課程錄像等,主要體現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核心資源。
(2)拓展資源體現本門課程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環節,貫穿整個教學和學習過程,主要包括教學案例庫、專家講座庫、素材資源庫、知識檢索系統、仿真實訓實驗系統、網絡試題庫系統、作業系統、在線自測/考試系統等。拓展資源也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精品課程要求的不同之處。
2.4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技術要求
精品資源共享課在技術上主要包括基本資源建設技術要求、拓展資源技術要求、資源提交要求3個方面,同時要體現技術的先進性,要求利用先進信息化技術、現代網絡技術,建設教學與學習兼顧、交互性強的共享系統。
1)基本資源建設技術要求。
基本資源在結構上必須按照課程概要、教學單元、教學資源來組織,或按照課程概要、課程模塊、教學單元和教學資源來組織。基本資源根據不同資源嚴格按指定的格式建設,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等可采用doc或docx格式,演示文稿采用ppt或pptx格式,教學錄像采用mp4格式。教學課件中所采用的媒體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對媒體素材的技術要求。基于靜態網頁的課件或基于服務器的交互式課件必須能夠通過常用瀏覽器正常使用,與硬件平臺無關。同時對元數據的格式提出了標準要求。
2)拓展資源建設技術要求。
拓展資源中所涉及的媒體素材、教學課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資源建設技術要求,數據存儲采取關系型數據庫,要有嚴格的授權保護,提供統一的應用程序接口、數據導人/導出接口及其說明文檔。技術架構須采用分層設計理念,界面設計要盡可能地便于用戶操作。
3 高職院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方案及對策
高等職業院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必須在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要求的基礎上,突出高職特色、突出實踐技能、突出教學和學習并重、突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新模式。在精品課建設的基礎上,針對精品課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高職院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工作。
3.1 做好精品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的銜接
“十一37”期間建設的精品課程,在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方面,在教學方法創新、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應做好精品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的銜接工作。
(1)精品課程的建設團隊和課程負責人具有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實踐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中仍然是主要力量。
(2)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了本學科和課程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綜合應用、前沿專題、熱點問題等內容,仍然是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內容要求。
(3)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為了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新技術、新方法有效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將案例教學法、啟發教學法、互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多種方法有機結合,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新模式。
(4)精品課程的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網上作業、素材庫、模擬試題資源,同時還包括部分課堂教學視頻錄像。根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教學資源要求,將精品課教學資源按照技術要求規范化后可以整合到精品資源共享課中。
3.2 課程教學設計是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核心
課程的教學活動必須緊密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來實施。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目的是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質的教學資源,所以課程教學的設計是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核心。
課程教學設計是規劃設計本門課程要講授的內容以及講授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學內容上要精心選擇知識內容,確定知識內容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同時要根據講授的內容,確定應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如何引導學生,寓教育于課程教學,最終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的教學培養目標,課程教學設計應做好如下幾方面。
(1)根據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定位,確定課程的性質。同一門課程,課程性質是不同的,必須根據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定位確定課程的性質,如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必須有所不同。
(2)從專業人才培養的全局角度出發,探索和改革課程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的基本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并提出解決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口標。
(3)在課程的教學日歷安排上,不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羅列、教材目錄張貼,必須要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對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同而有計劃地進行安排。
(4)在課程的內容講解上,要逐步細化,落實到章節,甚至到小節,體現知識夠用為度、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防止出現追求全面、深度和新意的教學錯誤思想。
(5)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重視實踐教學的設計,理論是基礎,實踐是應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輔相成,倡導理論教學下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資源建設是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重中之重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對課程資源建設提出了具體的技術性要求,在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基本資源的建設,同時也要加強拓展資源的建設。endprint
1)基本資源的建設。
在基本資源建設過程中要根據課程的性質不同,結合具體的專業和教學實際,確定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日歷以及教學課件等。在基本資源的建設上不要過分求全,而必須優質。如課程教學課件的制作,有的只是制作每一章每一節的教材綱目,而不是針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組合,不如直接使用教材更加直觀
2)拓展資源的建設。
在拓展資源的建設中重點做好以下幾種資源的建設工作:
(1)教學案例庫必須根據課程的特色做到經典,針對課程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組織安排,同時必須是最新的典型案例庫,不要為了滿足教學案例的評審指標而盲目地累積案例,有的教學內容有多個案例,有的教學內容根本就沒有案例,這是錯誤的建設思想。
(2)實驗實訓指導資源庫要根據課程的實驗和實訓教學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組織實驗和實訓教學,筆者認為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過程中,實驗實訓指導資源庫不僅僅把實驗實訓指導書簡單地呈現就達到了教學目標,必須針對每一個實驗和實訓項目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指導,如果有條件應實現虛擬仿真實訓教學。
(3)試題庫提供各章節模擬考試和綜合模擬考試的下載,供學生復習使用。在線自測和考試系統可提供各章節內容的測試和階段綜合測試,建議與試題庫有機結合起來。
(4)拓展資源應加強學生和教師的交互性,方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與教師溝通解決,建設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中提供設置權限的師生互動系統。
3.4 加強精品資源共享課的運行機制
(1)政策與經費支持。為保證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正常更新與維護,對完成建設并且上網后社會反響良好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給予必要的資金獎勵和維護費用。
(2)技術與系統保障服務。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不單是高校的責任,同時要充分利用國家、省和校三級信息技術平臺以及國內教育網站和國內門戶網站,為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教學資源網絡共享服務。
(3)監督與管理機制。精品資源共享課絕不是建設完成、評審成功就萬事大吉,必須要建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監督和管理機制,組織專家保證質量,同時保證資源的更新質量、開放性以及安全性。
(4)做好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推廣和應用。通過媒體和互聯網等多種手段加強精品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的推廣,促進精品開放課程的廣泛應用。
4 結語
隨著國家對精品資源課程的重視和推廣,各高校都非常重視精品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的建設,但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評審,也不是對原精品課的重建,而是要求各高校根據課程的具體實際情況在一流教學團隊的打造下,建設一批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優質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有規劃的系統工程,所以在建設過程中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開發創造性思維,努力打造一個教學理念先進、資源豐富、交互性強的精品資源共享課。
參考文獻:
[1]胡來林.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策略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6):80-85.
[2]龍仲芬.關于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J].科教導刊,2012(12):34-35.
[3]王重潤,李恩,趙冬暖.精品課程資源共享應用現狀、問題及對策[J].高教論壇,2010(2):20-23.
[4]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S].教高廳[2012]12號.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2012年版)[EB/OL].(2012-06-01)[2013-07-25].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88/201206/137333.html.
[6]蔣宗禮.建設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_中國大學教學,2013(1):13-16.
[7]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S].教高[2011]8號.
(見習編輯:劉麗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