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向榮
摘 要 針對高校基礎建設中新建建筑物達到國家建筑節能新標準,在建設項目前期需要合理規劃好低碳節約型校園,避免后期重復建設,達到節能降耗目的。本文在校園建設規劃過程中引進低碳意識、節能技術、低碳管理模式等先進節能方式,從而達到建設低碳節約型校園目的。通過實踐證明,該規劃在低碳校園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果。
關鍵詞 低碳 節約型校園 節能減排 建設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Pre-planning Practices Study of Carbon-conserving Campus Construction
FENG Xiangrong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Abstract New buildings meet natio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for new infrastructur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pre-construction project planning requires reasonable good carbon-saving campus, avoiding late duplication and achieves energy saving purposes. In this paper, the introduction of low-carbon awarenes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carbon management model and other advanced energy-saving mode in campus planning proces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low-carbon-saving campu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la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ampus.
Key words low carbon; conserving campu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1 低碳節約型校園建設規劃的必要性
建設低碳節約型校園是為進一步引導全校師生員工參與低碳生活,增強節能減排意識,形成廣大師生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工作機制。做好低碳節約型校園建設規劃,實現開源節流,杜絕各種浪費現象的發生,有利于降低辦學成本,提高辦學效益,實現高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 低碳節約型校園規劃
2.1 合理規劃校區布局
(1)校區選址要合理。近年來,高等學校校園建設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許多高校在進行新校區規劃建設過程中過于追求速度,缺乏對校園選地的詳細深入調研,地質勘察不夠詳細,沒有科學地進行調研,有地便蓋樓。導致建筑過程中由于地基,周邊環境,地理缺陷等原因造成大量人力、財力投入在彌補這些缺陷上,形成無謂的浪費。地址的選擇主要圍繞規劃區功能需求、建筑物的硬性要求、生活區及教學區的規劃來認真仔細勘察地段,以確認是否合適。
(2)用地規劃不合理。高校中存在互相攀比,比如大校門、大草坪、大廣場、大水面的設計,導致后期中需要大量的維護成本,由于場面寬大,造成水、電資源浪費。規劃好管道建設,避免前期管道預留不足,導致后期破地重新鋪設管道。合理利用有利地形進行雨污水管規劃,將化糞池、水塔、水泵房、冷凝塔、氣壓罐、鍋爐房、高配房、低壓配電房等進行綜合考慮,設計一條綠色環保節能的能源輸送路徑。規劃好山體雨水流向,收集雨水用于樹木等植物澆灌,避免使用自來水進行灌溉。
(3)建筑群體的合理分布。在建筑群體規劃中要合理規劃用電、用水、用氣負荷,將高負荷用電規劃在同一區域,同時盡量將高能耗的建筑物規劃在高配房邊。避免能耗在輸送過程中的浪費,管道的重復建設,高效率地使用變壓器、水泵等設備。將建筑物的用電負荷規劃在50%,以便今后繼續增加能耗設備,將進入本樓的管道預留50%用于今后擴建需求。考慮建筑物的空調安裝,例如:中央空調、分體空調、一拖多空調的合理前期規劃,避免后期空調安裝中的浪費以及安裝難度增加。
(4)數字化校園建設前期規劃。加強科技平臺建設,為低碳節約型校園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在校區的前期規劃中盡量考慮使用數字化信息平臺來管理學院資源,因此在規劃中要充分考慮到弱電管道、強電管道、強弱電信息點分布與數據采集、數據交換系統的選擇、校園網絡的構建方案、飯卡芯片廠家的選擇、水電表種類選擇、校園網數據庫構建、設備運行數據采集智能模塊、中央空調控制系統數據接口模塊等,確保校園各信息采集的兼容性,能夠將整個校園的能耗使用匯總到一個數據庫中,對該數據庫進行智能化分析與管理,推進學校水電運行和資產管理由傳統經驗型向科學技術型轉變,為學校“能源節約”、“減碳排放”和“低碳發展”提供技術基礎和平臺支持,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服務低碳、節約型校園建設的能力。
2.2 做好“后勤服務外包”前期建設規劃
為了進一步建設好節約型、低碳校園,可以將高校部分“能源商品”進行外包,通過委托專業企業進行管理,減少高校管理帶來的資源浪費,達到節約目的。高校“能源商品”就是指高校中部分能源可以委托社會上專業企業進行管理和節能技術改造,通過專業化、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節能技術使用,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實現企業和高校的共同盈利。其主要模式是將部分老化、高能耗設備通過外包形式由校外專業企業進行運轉。endprint
2.3 建筑物設計規劃
建筑設計追求自然舒適。教學樓底層基本架空,建筑中多有通透之處,強調自然通風,季風穿堂而過,給人帶來涼爽;建筑的朝向、間距保證每幢建筑都有充足的陽光;風雨操場采用張拉膜屋頂,做到自然通風,白天還可以利用日照采光。在新建的建筑物內采用T5節能燈管,并對其屋頂、墻體等進行保溫節能措施,使用建筑屋面綠化、中水回用系統,構建新建辦公室智能節電開關、數字照明開關、遙控插線板、人體感應模塊等。中央空調的建設可以采用單元獨立與集中控制相結合。
3 應用實例與效果評估
例如:學生熱水供應項目實行“商品能源”外包前后數據分析表具體如表1:
表1
將此項”能源商品“進行外包托管后,資金投入表如表2:
表2中,企業向學生收取熱水0.1元/L,學院給學生補助熱水0.025元/L,學生實際支付0.075元/L(與現在使用蒸汽所付出相同)。從表中數據得出學院每年少支付資金185845元。通過該節能產品技術改造,從使用的電量與柴油數據得出,使用“即熱型”節能開水機同時降低了能源使用總量,企業通過該降低的能源總量進行贏利,從而起到節能降耗目的。因此在前期建設過程中做好規劃,做到所有能耗設備的專路專線,同時進行計量系統的專路專線安裝。通過計量數據對比,將部分后勤項目進行后勤社會化改革,通過后勤社會化改革達到建設低碳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效果。
表2
4 結束語
實踐證明,建設一所低碳節約型的高校,對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生活都有重大意義,而做好校園規劃設計則是重中之重。首先,做好低碳節約型校園建設的規劃設計,可實現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其次,做好低碳校園建設規劃在今后的節能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減少后期重復建設,降低學院運行資金;再次,按低碳節約型校園總體規劃的要求建設具體的項目是節約型校園建設的依據。
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教科規課題“建設低碳節約型高校的實踐和研究”的研究成果。 (課題編號:SB133)
參考文獻
[1] 李曉明,展云,魯無霞.節能管理對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及其實現[J].教育探索,2010(6).
[2] 王憲良.對高校老校園改造建設規劃設計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200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