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汝娟
摘 要 基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能人才,我們必須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方案,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本文就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 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Think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ork-study Combinati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V Rujuan
(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based o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raining senior skilled personnel, we must continue to innovative training programs, emphasis on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l combin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work-study combination; talent training; strategy
1 什么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實現工作與學習相互交替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將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其中兩個學期用來進行理論教學,另外一個學期則可以用來讓學生去工作。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周一到周五進行理論教學,周末讓學生去工作等。通過半工半讀的方式讓我們的學生既能夠充分地接觸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又能夠讓他們親身去感受專業相關聯的工作,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培養他們的實踐經驗以及真正的綜合性人才。
2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
2.1 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現在的人才市場上往往出現員工招不滿,學生就業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就是因為現在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有限,無法適應于市場的需求或者是對自己定位過高等原因。所以,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們學生的就業質量,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的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正是為了這個目的。通過半工半讀的教學模式能夠讓我們的學生盡早地進入到社會當中,能夠較早地接觸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行業,從而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什么是“工作”,并讓他們從工作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能力水平,從而有效地緩解學生在招聘市場所面臨的難題。
2.2 讓學生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
半工半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學生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從而既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去學習,又能夠不耽誤自己的工作,這是一件很難拿捏的事。尤其是現在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不懂得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降低了。通過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分配時間,提高他們的時間利用率,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工作能力。
2.3 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
在工學結合的開展過程中,通過學生在工作當中的不斷認知,通過前輩們對自己的指點,能夠讓我們的學生不斷地積累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經驗,加深學生對自己工作的認識,培養出學生的工作水平。而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學生在工作中對所學理論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理論的認知,加強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學會怎樣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
2.4 提高學生對自己的工作能力認知
在學校里,評判一個學生能力的高低往往是憑借學生考試的分數,分數高的學生能力就強,而分數低的學生能力就平庸。但是,在學生真正進入社會后,評判學生能力的標準就不再是學習的分數了,而是學生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然而,有很多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因為自己在工作能力上有著很大的不足而被批評。面對這種轉變,他們往往無法承受。那么,通過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工學結合的方式,讓他們從工作中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3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3.1 學生難以做到“兩頭兼顧”
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是需要學生能夠同時進行學習與工作,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時間的分配,既要做到工作的時候兼顧自己的學習,又要做到學習的時候兼顧自己的工作,這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許多學生在面對工作與學習的時候往往會將重心放在某一方面,這對于工學結合的“用學習提高學生工作技能,用工作培養學生的學習素養”的目的有一定的偏離,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兩頭難兼顧”的學習狀況,難以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3.2 學校的課程體系與工學結合培養模式難以配套
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在努力地將工學結合培養模式運用于自己的教學上,希望能夠通過這項培養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但是,由于這是一項新的教學培養方式,在高職院校中并沒有相應的課程體系與之配套,這就導致了高職院校的教師們仍然在沿用著傳統的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工學結合對教學方面的要求。而且,在傳統的教學課程體系之下,因為沒有專門的教學理念為工學結合培養方式作為支持,導致這項培養模式在教學計劃的制定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都出現了一定的空缺問題。endprint
3.3 相關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
現在的企業所需要的工作人員都要求有一定的學歷和工作經驗,對于我們的在校學生前來應聘一般表現出不接納的態度。許多企業認為,這樣的邊工作、邊讀書的員工是難以將精力集中于自己的工作之上的,甚至會影響整個公司的運營氛圍和工作效率,并沒有表現出十分支持的態度。這樣一來就難以有效地實施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對于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3.4 過于重視“工”的培養
有些高職院校在實施這項培養模式時卻過于重視“工”的培養,將工學結合完全地分離開來,不斷壓縮學校的文化知識教學內容,這樣就使得學生只是一味地參與到工作當中,卻忽略了理論文化知識的積累與培養。所以,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下,我們要充分地將“工”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我們的學生用實踐來檢驗自己,用理論來包裝自己,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4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開展策略
4.1 改變高職院校的評分機制,同時考慮學生的“工”與“學”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的評分機制當中,往往只考慮學生的各科考試成績,成績高者則在任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樣的機制既不能夠真正地為社會選拔出高水平人才,更加難以凸顯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有必要改變高職院校傳統的評分機制,要能夠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工”與“學”雙方面的表現,也就是說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工作時的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根據該評分對學生進行評判和選拔,這樣一來既能夠充分提高學生對工學結合的重視,又能夠為我們的社會選拔出真正優秀的綜合型人才。
4.2 將學生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與將來的就業相聯系
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許多學生認為這種工作形式僅僅是為了滿足學校的學習計劃,對自己的將來并不會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對于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沒有較強的積極性。那么,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和重視這項培養模式的開展,我們可以將工學結合與學生將來的就業相聯系,企業為選拔合格的人才而開展的一項長期的員工考核的過程。那么,學生為了能夠為自己將來就業打下基礎就會更加努力地展現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時企業為了能夠為自己招攬更多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員工而主動接納高職院校的工學結合計劃,可謂是一舉兩得。
4.3 改變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使其與工學結合模式相融合
高職院校沒有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配套的課程體系是該模式難以在高職院校得以開展的因素之一。那么,我們有必要改善高職院?,F有的課程體系,為學生多開設一些與他們的工作相聯系的課程,例如工作能力培訓以及就業方面的課程等??梢匝堃恍┢髽I專家或者是專業的培訓人員來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一些與他們專業相關的工作指導,讓學生能夠提前對他們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工學結合。
4.4 在高職院校中建立工學結合委員會
為了能夠全面推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展,從而有效地激發各個企業與高職院校相互合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我們可以在高職院校中建立一個工學結合委員會。為我們的學校吸引更多的企業來為我們的學生提供工作的機會,讓這些企業愿意主動地與我們高職院校相互合作,保障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展效率。
4.5 重視高素質教師團隊的培養
要能夠為我們的社會培養出真正高素質的、高技術的人才,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是極為重要的。校企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包括開展科學研究、工程技術研究和技術服務等幾個方面。高職院??梢圆扇《ㄆ诘嘏山處熯M入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和短期培訓,共同攻關,企業為教師提供的橫向科研課題,邀請行業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柔性引進行業專家來校教學等方式,構建一支經驗豐富、結構合理、技術精湛的“雙師結構”師資隊伍。
4.6 充分發揮政府的教育管理職能
在高職院校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過程中,需要許多企業來為我們的高職學生提供工作的機會,但是,由于學生的經驗不足,在崗時間不長,企業為學生提供工作崗位的積極性不高。為此,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教育管理職能,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比如,政府可以采取為愿意參與到工學結合模式的企業制定一定的優惠政策,例如銀行貸款優惠政策、稅收減免政策等,建立高技能人才共育孵化中心,表彰校企合作典范的優秀企業家等舉措。
5 結語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僅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培養出既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能夠盡快適應社會工作崗位的高素質復合型性人才。所以,我們只有充分地認識這項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不斷創新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才能夠全面提升我國高職教育的內涵建設和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勤道.再論“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9(5).
[2] 韓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與校企合作[J].教育與職業,2010(2).
[3] 吳國勝.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意義和措施[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