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鋒
摘 要 為了解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相關關系,筆者對賀州學院非英語專業180名本科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結果發現:(1)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屬于中等偏高程度范疇;(2)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最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其次分別是個人型,視覺性,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3)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視覺型學習風格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與聽覺型學習風格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與其他學習風格的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據此,筆者對該校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英語聽力焦慮 感知學習風格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H319.9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Learning
Anxiety and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An Investigation of Non-English Majors in Hezhou Universtiy
WANG Qunfe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00)
Abstract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on-English majors' English learning anxiety and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180 non-English majors are involved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Non-English majors' English learning anxiety belongs to moderate-to-high on the whole. (2)There is a general tendency of the non-English majors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towards the tactile learning style. And then, followed by tactile style, there are individual, visual, kinesthetic, auditory and group styles. (3)English listening anxiety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visual learning style,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auditory learning style at a significant level.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English teachers in Hezhou University.
Key words English listening anxiety;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non-English majors; correlation
英語聽力焦慮指“英語學習者在聽力課堂上聆聽理解過程中,由于擔心自己不能聽懂或者擔心得到負面評價而產生的緊張、不安、擔心、畏懼等情緒,這些情緒可能導致聆聽理解過程的中斷及聆聽理解效果的下降?!倍兄獙W習風格是指“學習者學習過程中使用某種感官的偏好?!苯陙?,盡管關于英語聽力焦慮和感知學習風格這兩個話題的研究逐漸增多,但針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針對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研究卻幾乎是微乎其微。因此,筆者認為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
1 研究方法
1.1 問題和對象
本研究擬對以下三個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1)賀州學院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總體情況如何?(2)賀州學院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的傾向如何?(3)賀州學院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是否存在相關性?如果相關,如何相關?參加本次調查的對象為賀州學院非英語專業的180名本科生。其中,男生99名,女生81名。
1.2 調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Kim(2000)的外語聽力焦慮量表(FLLAs)和中文譯版的Reid(1984)的感知學習風格傾向問卷(PLSPQ),并對問卷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外語聽力焦慮量表(FLLAs)兩份問卷均采用Likert5點自評式量表,從“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等級記分制。因此,被試的得分越高,表明其焦慮程度越高。
1.3 調查程序與統計方法
本研究采用匿名方式對被試進行試測,以統一指導語指導被試填答問卷,當場回收問卷。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問卷18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為175份,有效率為97.2%。筆者運用SPSS19.0對有效問卷進行相關的數據統計分析。
2 統計結果與分析
2.1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程度分析
由于所編制的問卷中每一個項目均采用5級評分制,故取中值3為參照值。從表1可以看出:總量表的平均分為3.3877,表明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英語聽力焦慮程度為中等偏高范疇。在英語聽力焦慮的5個維度中,由考試特征造成的焦慮程度最高,平均分為3.7012;與考試特征造成的焦慮相比,與聽力過程相關的焦慮程度相對較低,平均分為3.6758;由交流理解引起的焦慮和由性格特征造成的焦慮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3423和3.2133,負評價焦慮的平均得分最低,為2.7656。endprint
表1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程度
注:因素1是指由性格特征造成的焦慮;因素2是指由考試特征造成的焦慮;因素3是指由交流理解引起的焦慮;因素4是指負評價焦慮;因素5是指與聽力過程相關的焦慮。
2.2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傾向
從表2可以看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最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其次分別是個人型,視覺性,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及本校教學設備的限制,該校大多數的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強調做筆記的重要性,這使很多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不斷地做筆記,給課文重點句子和短語劃線等來強化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大多數學生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相對于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更偏好于個人型和視覺型學習風格,這與筆者的課堂觀察相吻合。多數學生不愿意參加課堂小組活動,如對話,小組討論等。同時,相對于以口頭或錄音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而言,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此外,學生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但其標準差最大,表明學生在小組型學習風格的使用上存在個體差異,這應引起老師關注。
表2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傾向
2.3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相關性
從表3可以看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視覺型學習風格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學習者如偏好于使用視覺型學習風格,其聽力焦慮程度就越高;相反,聽力焦慮與聽覺型學習模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學習者如偏好于使用聽覺型學習風格,其聽力焦慮程度就越低。而其他學習風格與聽力焦慮的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偏好于使用視覺型學習風格的學習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而聽力理解要求學習者在規定時間內以聽覺的方式理解相關的聽力材料,這無疑會給學習者帶來一定的困難,自然就會產生焦慮;相反,偏好于使用聽覺型學習風格的學習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口頭或錄音的方式呈現的聽力材料,故他們在聽力過程中的焦慮程度就會越低。
表3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相關程度
注:**P<0.01
3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通過SPSS19.0對所有收集的數據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發現:(1)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屬于中等偏高程度范疇;(2)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最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其次分別是個人型,視覺性,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3)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視覺型學習風格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聽覺型學習模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與其他學習風格的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據此,筆者認為該校大學英語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使課堂學習更加有效;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擴展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來降低學生的英語聽力焦慮,以便提高英語聽力;此外,教師可選用多種課堂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感知學習風格的需要,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陳露.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聽力策略與聽力成績關系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2):138-139.
[2] 龐汝媛.感知學習風格傾向與英語聽力成績[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1066-1069.
[3] 陳秀玲.英語聽力理解與焦慮狀態的相關研究及對教學的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2004(4):65-68.
[4] 田丹丹.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調查報告[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232-233.endprint
表1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程度
注:因素1是指由性格特征造成的焦慮;因素2是指由考試特征造成的焦慮;因素3是指由交流理解引起的焦慮;因素4是指負評價焦慮;因素5是指與聽力過程相關的焦慮。
2.2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傾向
從表2可以看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最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其次分別是個人型,視覺性,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及本校教學設備的限制,該校大多數的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強調做筆記的重要性,這使很多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不斷地做筆記,給課文重點句子和短語劃線等來強化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大多數學生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相對于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更偏好于個人型和視覺型學習風格,這與筆者的課堂觀察相吻合。多數學生不愿意參加課堂小組活動,如對話,小組討論等。同時,相對于以口頭或錄音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而言,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此外,學生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但其標準差最大,表明學生在小組型學習風格的使用上存在個體差異,這應引起老師關注。
表2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傾向
2.3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相關性
從表3可以看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視覺型學習風格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學習者如偏好于使用視覺型學習風格,其聽力焦慮程度就越高;相反,聽力焦慮與聽覺型學習模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學習者如偏好于使用聽覺型學習風格,其聽力焦慮程度就越低。而其他學習風格與聽力焦慮的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偏好于使用視覺型學習風格的學習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而聽力理解要求學習者在規定時間內以聽覺的方式理解相關的聽力材料,這無疑會給學習者帶來一定的困難,自然就會產生焦慮;相反,偏好于使用聽覺型學習風格的學習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口頭或錄音的方式呈現的聽力材料,故他們在聽力過程中的焦慮程度就會越低。
表3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相關程度
注:**P<0.01
3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通過SPSS19.0對所有收集的數據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發現:(1)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屬于中等偏高程度范疇;(2)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最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其次分別是個人型,視覺性,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3)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視覺型學習風格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聽覺型學習模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與其他學習風格的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據此,筆者認為該校大學英語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使課堂學習更加有效;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擴展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來降低學生的英語聽力焦慮,以便提高英語聽力;此外,教師可選用多種課堂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感知學習風格的需要,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陳露.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聽力策略與聽力成績關系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2):138-139.
[2] 龐汝媛.感知學習風格傾向與英語聽力成績[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1066-1069.
[3] 陳秀玲.英語聽力理解與焦慮狀態的相關研究及對教學的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2004(4):65-68.
[4] 田丹丹.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調查報告[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232-233.endprint
表1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程度
注:因素1是指由性格特征造成的焦慮;因素2是指由考試特征造成的焦慮;因素3是指由交流理解引起的焦慮;因素4是指負評價焦慮;因素5是指與聽力過程相關的焦慮。
2.2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傾向
從表2可以看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最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其次分別是個人型,視覺性,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及本校教學設備的限制,該校大多數的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強調做筆記的重要性,這使很多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不斷地做筆記,給課文重點句子和短語劃線等來強化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大多數學生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相對于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更偏好于個人型和視覺型學習風格,這與筆者的課堂觀察相吻合。多數學生不愿意參加課堂小組活動,如對話,小組討論等。同時,相對于以口頭或錄音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而言,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此外,學生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但其標準差最大,表明學生在小組型學習風格的使用上存在個體差異,這應引起老師關注。
表2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傾向
2.3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相關性
從表3可以看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視覺型學習風格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學習者如偏好于使用視覺型學習風格,其聽力焦慮程度就越高;相反,聽力焦慮與聽覺型學習模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學習者如偏好于使用聽覺型學習風格,其聽力焦慮程度就越低。而其他學習風格與聽力焦慮的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偏好于使用視覺型學習風格的學習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的聽力材料,而聽力理解要求學習者在規定時間內以聽覺的方式理解相關的聽力材料,這無疑會給學習者帶來一定的困難,自然就會產生焦慮;相反,偏好于使用聽覺型學習風格的學習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以口頭或錄音的方式呈現的聽力材料,故他們在聽力過程中的焦慮程度就會越低。
表3 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感知學習風格的相關程度
注:**P<0.01
3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通過SPSS19.0對所有收集的數據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發現:(1)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屬于中等偏高程度范疇;(2)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最傾向于使用動覺型學習風格,其次分別是個人型,視覺性,體驗型和聽覺型學習風格,使用最少的學習風格是小組型學習風格;(3)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視覺型學習風格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聽覺型學習模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與其他學習風格的相關關系無統計學意義。據此,筆者認為該校大學英語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使課堂學習更加有效;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擴展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來降低學生的英語聽力焦慮,以便提高英語聽力;此外,教師可選用多種課堂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感知學習風格的需要,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陳露.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聽力策略與聽力成績關系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2):138-139.
[2] 龐汝媛.感知學習風格傾向與英語聽力成績[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1066-1069.
[3] 陳秀玲.英語聽力理解與焦慮狀態的相關研究及對教學的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2004(4):65-68.
[4] 田丹丹.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感知學習風格調查報告[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232-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