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倩倩 顏穎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家族企業發展的現狀,提出家族企業存在諸如招聘工作的頻繁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缺乏等方面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招聘體系、合理授權以及完善培訓體系等方面的合理建議,以期促進家族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和使用。
關鍵詞:家族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問題;對策
家族企業存在的歷史已有許久,有的家族企業憑借雄厚的家族實力和深厚的企業文化傳承了下去。特別是在我們這個經濟發展還不平衡,就業壓力較大的國家,發展以家族企業為主導的私營經濟,對于解決就業壓力,提高國民福利水平,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對家族企業人力資源的分析研究,讓企業家學會如何有效、合理的吸納人才與培養,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
一、家族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不間斷的招聘工作。在家族企業當中,企業將人才招聘進來以后沒有關注員工的后續發展,致使大部分企業的人員流失率居高不下,這樣企業將長期處于招聘人員的狀態中,而一個新晉員工的成本費用卻比老員工要高出許多,這也就是導致有的家族企業出現營業狀況良好而利潤卻不高的狀態,在老板最不重視的人力資源上花費了大量的成本。
(二)優秀人才流失。在家族企業中,核心領導人員都由家庭成員組成,企業的控制權都在家族成員的手中。對于新晉的員工,家族企業的管理者并不能像非家族企業的領導那樣信任外來員工,因此不會將太多控制權交到外部人員手中。如果企業人員之間沒有較好的溝通交流,一段時間后,外來的優秀人則會出現流失,甚至帶著自己的客戶資料或者人員另立門戶,嚴重者會泄露企業機密。
(三)人員培訓的缺乏。盡管每個家族企業都有一套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但是這些豐富的管理經驗與銷售技巧也指掌握在少數的核心人員的手中。一方面他們并不重視對外聘人員的知識傳授,僅僅是靠最傳統的“師傅帶徒弟”模式來進行新員工的培訓。同時也不愿意將自己的知識全部傳授給別人。
(四)內外部人員的矛盾。當一個家族企業經過長期的競爭在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穩定下來,企業創立之初并陪伴創立者一路走來的家族成員都成為了功臣。同時隨著企業的發展與壯大,也需要從外部引進更多的人才即能臣,然而在這兩者之間必將會出現一個矛盾,無論在薪酬還是在管理上。如果企業的能臣由于長時間管理著企業也會出現一些固步自封的局面,新晉的能臣帶著外部的新思想與管理知識卻在企業中得不到應有的發揮,那么這兩者之間同樣也會出現矛盾。
(五)缺乏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家族企業大多重視資金和市場,缺乏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務性管理層面,以組織、協調、控制、監督人與事的關系為職責,謀求人與事相宜為目標,以事為中心,要求人去適應事,強調使用而輕培育,將人視為成本算人頭賬,而不算人力資本賬,使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在員工的管理上,忽視與員工們的交流,忽視對員工的授權賦能,也不愿意讓他們參與管理和授權他們承擔更多的責任,管理層又以家族成員為主。
二、促進家族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對策
(一)建立完善的招聘體系。首先,在招聘前領導應該做好充分的崗位需求分析。在了解到公司各崗位部門的運營情況后,才可以制定出招聘的崗位。其次,針對管理崗位來說,企業領導人可以節約成本而招納家族成員,而一些專業性技術強的崗位則需要認真從外部挑選。在招聘過程中,不能只是家族內部成員作為考核人員,這樣有失公平性。而在招聘完成之后,還要進行人員的跟蹤調查,并不是每一個應聘成功的員工都能正式成為企業的一員。
(二)合理的授權。家族企業治理模式表現出來的“家長制”作風,已經使企業內部的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企業事務無論大小都以“家長”為準,沒有實行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以家族企業想要再上升到一個更高的程度,需要科學的劃分企業的管理職權。此外,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家族企業要注重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不斷的吸收人力資本的參與與決策。
(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許多企業在招聘或者培養內部管理人員時都往往一擲千金,用高薪來留住這些人才,而忽視了他們本身的需求。人的需求多種多樣,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激勵不一定非要以貨幣的形式來體現,關鍵是看激勵措施是否滿足了人們的實際需求。
(四)建立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培訓機制是實現企業人力資本積累的現實途徑,不僅要使其制度化,而且要長期化。在家族企業中,領導人更看重人工成本的控制,認為沒有必要把員工進行培訓。在建立培訓管理體系時,首先應分析崗位要求,再根據其特點將每個崗位的培訓內容進行整合。在培訓新員工時要根據其擔任崗位的不同來進行不同的培訓。當培訓完成后也不能忽視培訓后的反饋,以此來調整培訓方案。同時培訓機制與企業的發展速度規模要匹配。
參考文獻:
[1]張文賢,魏海燕. 國內家族企業及人力資源研究[J].管理評論.2006(2).
[2]胡八一. 家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