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徐子男

摘要:
動畫的根基即為動作,生活中某個動作會體現出不同的思想或情感。然而我們看到的銀屏中的動畫人物,任意一個隨意動作,即便是非常帥氣的打斗動作,抑或是詼諧幽默的語言動作,一旦單獨剝離出來,就不再算是動畫藝術了。那么“動作”究竟指的是什么?怎樣的動作才能體現動畫藝術呢?這就需要我們將戲劇性動作和一般動作區分開來。
關鍵詞:節奏感;表演;感受生活
一、前言
(一)節奏和生活
無論是在我們的生活、影片的創作;還是進行動畫人物基礎的表演動作練習,以及最終完整的動畫片,速度與節奏均是最關鍵的元素。“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動作;哪里有動作,哪里就有活動;哪里有活動,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也就有節奏”
(二)節奏的作用
什么技術能讓動畫師激發出正確的情感和體驗呢?這只有速度和節奏。內、外兩部分動作的快慢決定速度,是節奏的構成部分和外在表現之一;節奏則是貫串在動畫人物表演過程中的一種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現象,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強弱、長短、張弛等。兩者有區別又不可分割。節奏一詞是由希臘語“PHTMOC”一詞沿用變來的,節奏這一概念反映著自然現象和生活想象所固有的一種品格和規律。一年四季中白晝與黑夜的交替、星球的運動、漲潮與落潮、波浪的起伏、人的呼吸、血液的流動、行走的步調、工作活動的不同旋律-----這一切都是在嚴整的次序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形式各異藝術性動作的體現方式
(一)動畫是一種空間
動畫是一種空間——時間的藝術。鏡頭調度解決的是空間問題,而節奏則解決時間問題。應該說,動作時間與鏡頭空間同樣重要并融為一體。節奏對于一出戲的演出、對于動畫師的創作更是至關重要的。專家們將它提高到生死的高度:瑞典著名導演伯格曼說過:“節奏是至關重要的,永遠是至關重要的。”一位法國理論家說過:“是節奏,不然就是死亡。”斯氏指出:“速度節奏,不但能暗示出形象,還能暗示出一整場戲。”
(二)節奏的意義
節奏不光是個速度的問題,還有重復以屢現的問題,更有個力度的問題。因為任何事物都必須承受一定“力”的作用才能“動”得起來,更必須承受一定“連續”的和具有一定“量”的“力”的作用才能進行運動和產生相應的節奏。
著名導演張俊祥先生在他的著作《導演藝術基礎》中為節奏作了很精辟的闡述:“節奏需要一個連續(Succession),或者不如說需要某個或某些單位的重復或屢現(Recurrence),這個屢現的單位的連續又分成了好些組(Group)或節(Section)----如樂譜中的小節(Bar)----當讀者或聽眾、觀眾的注意力被引到通過這一組一組的單位屢現時,他就可以產生節奏的感覺。節奏的屢現是憑了一種力(Force)來促成,這些屢現的單位必有時間或空間的距離;這些屢現的單位在時間或空間上必有一定的尺度。否則沒有節奏。”“節奏所需要的條件,第一個就是‘一個力的量。也因此,應該補充再說一句是,節奏的每一‘節運動中必須有一個強的‘力點或‘重拍”
(三)速度、節奏的定論與區別
在動畫創作中不少動畫師經常以速度替代節奏,分不清兩者的區別。速度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快慢,是節奏的構成部分和外在表現之一;節奏則是貫串在表現過程中的一種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現象,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強弱、長短、張弛等。兩者有區別而又不可分割。表演的速度節奏產生于生活,不論說話、動作、沉默、靜止,都有某種速度節奏;人的每一種激情、心境、體驗、都有不同的速度節奏;在同一時間內,人的內部速度節奏可以和外部速度節奏相反(有時還可以同時有多種速度節奏并存)。
三、怎樣增強動畫中的動作感
斯氏體系的“動作為核心”、“動作分析法”確實是克服表演的做作、形式主義、直接表演情感、表演結果的一副良方。無論在動作創作與動作表演教學中都廣泛運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然而,藝術中另外兩個重要的元素如何把握呢?動作的核心,藝術感覺怎么辦?藝術情感怎么辦?
在情感的表現上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真實的體驗中表現力的內在根據,是感染力的基礎。所以許多動畫藝術家們都認為首先是"神貫而容動",沒有真實的體驗而只是去表演情感的外部狀態和標志,只能產生沒有生命的形式主義。
藝術的動作是“情感與情感的交流”,那么,動作表演的情感,背景舞臺的情感,就成為動畫表演的一個重心,其重要性絕不次于動畫形象創造的性格、動作與情境等課題,動畫上情感的表達與交流是人物性格刻畫的一個重要方面。缺乏情感體驗的形象是沒有感染力的。
四、結語
關于動畫藝術創作要講總體的把握,現代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追求整體含意,講究總體結構。
視覺不是對元素的機械復制而是對有意義的整體結構樣式的把握。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體或統一結構,就永遠不能創造和觀賞藝術品。
【參考文獻】
[1]張俊祥.導演藝術基礎[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61
[3][蘇]古里耶夫.列普柯夫卡婭.舞臺速度節奏[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
[4]Stanislavsky(Constantin Stanislavsky, 1863 - 1938)
【作者單位:河北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