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娟 WANG Li-juan;何丹丹 HE Dan-dan;翟悅 ZHAI Yue
(大連科技學院信息科學系,大連116052)
隨著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社會上需要大量的軟件方面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人才,我國IT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增長近百萬。但是畢業生就業與企業招聘之間卻存在著大量的軟件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企業和公司招不到合適軟件人才的現象[1]。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我國軟件人才的規模、結構和水平還不能適應軟件產業的實際需求。很多學校重理論,輕實踐,有些學校雖然加大實驗實踐課程的安排,但是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和邏輯性,學生很難把學過的知識融匯起來,運用軟件解決問題的的能力遠遠不夠,對實踐工程項目更是很少接觸和涉及。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本文提出了一個以項目驅動為基礎,以職業化、工程化訓練為主要教學內容,以職業技能訓練體系為目標的實踐教學解決方案。建立以綜合性實驗教學與項目型實踐教學為主要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對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職業化、工程化改造,分階段、分層次,逐步建立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而形成一個融合基礎理論、實驗教學和項目實踐為一體的整體化培養機制?;谶@種體制,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專業的認識,明確課程內容的銜接關系,而且能夠增強學生動手能力與實戰經驗,使其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都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以適應社會企業的需求。
項目驅動教學法是將傳統教學的以教師、教材和理論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項目和實際操作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有真實應用背景的工程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驅動教學具有挖掘學生內在學習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并能使學生具有成就感等特點,能夠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的局限。通過項目驅動教學,能夠把一些課堂上難以理解或抽象的概念,建立起與實際項目的項目元素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并予以掌握。通過項目驅動教學的項目實施過程,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包括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職業素養以及創新能力等,為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打下良好的技能與實踐基礎[2]。
本校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采取了“一個理念、一個重心和四個層次”的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體系,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一個理念是指樹立工程化、職業化能力培養與基礎理論教學和專業能力培養并重的教學理念;一個重心是指以實際工程項目為重心,將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銜接,使其成為具有連貫性和完整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四個層次分別指“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2]。
將上述的四層次分成兩部分采用項目驅動的方式進行,即對理論課程的課程實驗和針對實踐環節的訓練(包括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兩部分分別加以實施。
2.1 基于項目驅動的綜合實驗教學方案 針對理論課程的項目驅動教學的實施是為學生設計若干個具有實際項目背景的綜合實驗,在每個實驗中注重知識點的串聯。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實驗方案中的具體任務,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分析的同時,將相關聯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使學生們便于理解。
對于綜合實驗教學方案,采用下面的方法進行設計:首先,依據專業基礎課程的要求設計基礎實驗,然后,根據后續課程知識點的需要考慮是否需要增加實驗,當增加新的實驗內容后,抽取新的實驗,不斷的進行完善從而形成綜合實驗方案[1]。
在構建綜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項目的設計也必須考慮各門課程中所希望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例如,在講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時,可以根據所設計的實際項目中的具體數據表來構造綜合實驗方案中關于數據庫表構建方面的技能訓練內容。再比如,在針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關于循環語句的訓練,所選擇的訓練數據也應該是具有實際項目背景的數據,雖然這些具有物理意義的數據對于循環結構的訓練并不是必須的,但選擇具有物理意義的數據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基于項目驅動的課程設計、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的指導方案 基于項目驅動的課程設計、畢業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的指導方案是結合企業的實際項目,分層次加以實施。首先,在課程設計環節中引入職業技術教育的相關先進模式,基于企業的成功案例,以模擬項目實現或項目升級為主要訓練內容,設計課程設計的指導方案,在企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協同指導下,實現軟件工程項目的再現。參加該實踐訓練的學生以每組3-5人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設一個組長負責管理本小組的事務,并負責小組之間的聯系。由于課程設計是以本課程內容為主要訓練內容的,所以在訓練中,應該以本課程中所要訓練的基本技能為主,結合項目實例中所采用的相關技能設計指導方案。其次,在畢業實習環節中引入工程化的理念,依據開發實際項目的任務要求,成立開發小組,每個開發小組必須有企業項目人員參與,每個小組以完成項目的一個功能作為訓練的工作量,在企業項目經理的指導下,與企業技術人員一道,共同完成一個新項目的開發。學生參與到項目的整個開發過程中,從項目立項、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實現、軟件測試,到軟件最終進行系統測試,訓練完整的項目開發過程以及每個階段所做成的文擋,培養學生的工程化理念,培養學生適應企業需求的能力。第三,在畢業設計環節中綜合運用職業化、工程化理念,依據項目需求,完成需求分析與需求描述、軟件設計、軟件實現與測試的全過程,學校老師、企業工程師和學生全面參與項目開發與管理的過程中。
在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中,學生接受的項目可能是一個大的任務,對于這個任務的分解,應該根據訓練的要求與目的進行,在課程設計和畢業實習環節中,由教師與項目經理一起,將項目分解成一個小組可以獨立完成的小任務,學生可以主動承擔一個小任務中的一部分,在此任務的實施與完成過程中,使學生能體驗到強烈的成就感。但在畢業設計中,這種任務的分解可以讓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在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中,必須要讓每個學生參與項目開發的全過程。
2.3 基于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施 實施項目教學法時,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項目教學的結果看似只是學生完成項目后產生的作品,而實際上,它體現的是學生對相關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教師在評價學生作品時要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和作品的質量同樣看重。
針對實踐結果的評價可分成幾個部分進行:一是項目組給出的評價。由項目經理或組長根據該組員在項目開發中所承擔的任務的完成進度與完成質量、溝通與協作能力,以及對整個項目完成的貢獻大小來給予考核;二是教師給出的評價。由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點、參與項目的平時表現,完成項目的質量、遵守項目規范、在項目討論與總結中的答辯水平等方面,做出相應的判斷;三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對自己在整個項目實踐中的各方面表現給出自評以及評定理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間接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其參與項目的熱情。通過評價,讓學生發現自身問題并及時加以調整,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教師也可以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基于項目驅動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
基于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體系以職業化、工程化的理念推進專業教學設計,可以使企業、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多方面實現共贏:可以使企業降低成本,使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聲譽得到社會的認可,學校教師可以從實際項目中獲得一定的教學經驗,為成為“雙師”教師奠定基礎,學生則積累了相當的實際項目經驗和企業職業素養,為就業率的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3]。
[1]王立娟,劉瑞杰,何丹丹.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價值工程,2013(32):211-212.
[2]張輝杰.以項目驅動法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J].西藏科技,2013(7):9-10.
[3]于北瑜.基于項目驅動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