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今
摘 要:通過藝術學、經濟學、文化學的方法,闡述對國內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同時對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進而論述國外成功博物館衍生品開發經驗。通過與本土文化的結合,創意開發有特色的藝術衍生品,提出博物館衍生品創意方法,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剖析,創出帶有本土文化符號的衍生品,并對促進傳統產業的開發與規劃提出積極而又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藝術衍生品;博物館;本土文化;產業開發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057-02
藝術衍生品是指從藝術原作事物中派生出來的事物。藝術衍生品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原作的復制,如專供收藏和欣賞的版畫、仿真的青銅器、玉器、瓷器等,一種是常見的將藝術品的形象或元素印制或提煉在各種普通的產品上,使這種產品成為具有藝術特色的藝術衍生品,這種產品不僅在銷售上獲得較高的附加藝術價值,同時,能夠宣傳和推廣藝術文化,如印有藝術作品的創意海報、生活用品、服飾、文具等不同類別的商品。
博物館是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場所,具有文化傳遞和傳播的作用。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機構,研發和銷售藝術衍生品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當今博物館的發展不僅在于館內陳列品的改進和創新,同時,要求博物館研發帶有本館符號或元素的藝術衍生品,去傳遞本館的文化訊息。
一、國內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發展困境
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的內涵目前沒有權威的學術定義,通常是指以博物館藏品原作的思想主軸為中心,向外延伸概念的創作性商品,開發設計的目的是讓消費者透過商品了解藝術品的內涵,及原創作者的創作理念。
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博物館都非常重視藝術衍生品的開發,藝術衍生品在國外已經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和運營機制。在國外,幾乎所有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都有自己的藝術商店。目前來說,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博物館開發衍生品做的最好。英國大英博物館的藝術衍生品,一年的營利收入達到兩億美元。法國國家博物館在全國經營了40多家的商店,藝術衍生品的產品大到古畫文物的復制品,小到鑰匙扣、手機鏈、絲巾、水杯等,一年的收入達到4 000多萬歐元。
中國的藝術衍生品剛剛起步,設計研發到管理、銷售都不是很規范。目前,我國藝術衍生品市場還存在以下種種不足:一方面是民間藝術衍生品的形式比較單一,大多為單純的原樣復制或印在某些商品上,不能很好的和商品結合;另一方面為質量細節不夠精細,工藝品的水準比較差,甚至很粗糙,這對顧客或游客來說像小兒科,不值得購買收藏。
在中國,藝術衍生品的市場開發還沒有完整的規范。沒有形成規范的體系和標準,更沒有品牌。缺乏對公眾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形態參差不齊,做工質量粗糙,材料低廉,有著很強的隨機性。如國外的藝術衍生品在知識產權策略上會與展覽緊密連接,體現在更新速度和產品時效方面,會具有很強的不可復制性,也沒有一勞永逸的衍生品。因此,國外的藝術衍生品值得購買和收藏,但對于中國的博物館藝術衍生品還存在諸多先天條件不足等問題,導致博物館藝術衍生品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同時,在國內設計人才極其缺乏,在對民間藝術衍生品的開發,大多是民間的商人將簡單的復制圖像復制在盤子、杯子及其他商品上,沒有特別的新創意設計和新想法創新,讓消費者看到的都大同小異,面對衍生品望而卻步。同時,市場上還缺少文化產業推廣的創意經理人,對藝術衍生品進行包裝、宣傳、推廣和運營,這些因素導致藝術衍生品市場的落后。
二、博物館開發藝術衍生品的創意方法
傳統藝術作為藝術傳承的重要根基,卻在市場經濟化主導形式下出現衰退。因此,要讓傳統藝術真正走進現代大眾的生活空間,讓大眾自覺參與到傳統藝術的傳承環節中來,就必須為傳統藝術形式賦予時代化符號,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產品策略,創新產品,立足河南中原區域文化特色,創造符合時代潮流、雅俗共賞的產品,打造出符合現代人需要的名牌精品,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在當前的環境下,應該去探求、分析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延伸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1.注重衍生品的多樣化和創新
傳統藝術作為民間藝術傳承的重要根基,卻在市場經濟化主導形式下出現衰退。因此,要讓民間藝術真正走進現代大眾的生活空間,讓大眾自覺參與到民間藝術的傳承環節中來,就必須為傳統民間藝術形式賦予時代化符號,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產品策略,創新產品,立足區域文化特色,創造符合時代潮流、雅俗共賞的產品,打造出符合現代人需要的名牌精品,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
傳統文物藝術的樣式形式多樣,這也是文化創意的核心內涵,傳統文物藝術所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藝術文化知識、歷史、故事、圖像、形式等都是設計的重要元素,這些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母題,現代設計和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能開創出具體而豐富且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創意產品。傳統藝術形式可以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進入大眾的生活空間,進行日常生活商店、裝飾品開發。
2.塑造知名品牌
塑造知名文化品牌,打造產業亮點。一是加大促銷力度,開拓并占領市場。二是品牌與產業聯動。文化的發展需要文化品牌,沒有品牌,文化產業就無法領取市場的通行證,沒有產業,品牌也就不能擴大對市場的占有率,只有品牌與產業聯動,才能將文化產品的“優”轉化為產業經濟發展的“優”,最大限度的打造文化產業的亮點。
目前,國內藝術衍生品開發、推廣和運營還沒有形成規范的體系和標準,更沒有文化品牌意識。品牌文化是賦予品牌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品質,能夠贏得顧客忠誠,從而贏得穩定的市場,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產品制作得比較粗糙,這對消費者而言,產品的質量粗劣不值得收藏購買。但是國外的藝術衍生品在產品策略包裝上,就懂得相應的品牌策略設計、品牌推廣和包裝設計,產品質量精細,追尋新意、創意的包裝效果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國內藝術衍生品的開發要有品牌意識,增加產品的知名度,樹立品牌意識能夠對公眾有個很好的導向作用。同時,還要在不斷地更新產品開發速度和產品時效方面有很強的不可復制性,這樣就不會被市場上重復和粗糙的復制。所以說,要完善國內藝術衍生品的市場環境,樹立名牌效應,增加市場競爭力,對品牌的不斷延伸提供強有力的保障。endprint
3.與數字動漫產業相結合
藝術還可以與數字動漫產業相結合。“動漫”是以動態漫畫和現代數碼合成技術結合在一起,通過四維空間技術展現出來,動漫文化不論是在視覺效果上還是在情節上,都有較強的可讀性,畫面唯美、虛構出來的形象集智慧與美麗于一身,性格鮮明,充滿孩子氣,符合青少年的想象力,適合大眾的審美口味,因此,動漫產業發展非常迅速,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據資料顯示,“全球僅與動漫產業相關的周邊衍生產品產值就高達5 000億美元,英國數字娛樂產業已經成為該國第一大產業,日本動漫產品出口量超過鋼鐵4倍。”有效的和數字動漫產業結合在一起,才能煥發起傳統民間藝術新的生命力。
動漫產業屬于時尚產業,民間藝術是傳統文化,動漫產業與民間藝術相結合,彌補了民間藝術的沉悶因素,使其煥發年輕活力,極大地豐富了青少年的校園文化生活,滿足了青少年為主體追求時尚的需求。以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為主題,對青少年積極引導,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發展。很多青年都是通過《龍狼傳》、《一騎當千》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同時還可通過《大鬧天宮》了解中國的神話故事,這些文化主題和現代高科技技術結合起來,等于讓這些文化插上翱翔的翅膀,使古老的文化“活”了起來,更具有欣賞價值。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記憶”項目,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目的是為了永久性地保存和最大限度地為公眾公平享有文化遺產。通過數字化手段可以使民間文化制作影像資料永久地保存起來,有利于民間藝術的宣傳和保護,同時也可使產業價值拓展到更為廣泛的領域。
4.營銷模式多樣化
在民間藝術衍生品這一塊,大多是當地的旅游點以實體店的形式進行銷售,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銷售,在河南的各個博物館商店都能看到河南省有特色的民間藝術衍生產品,博物館商店的禮品區可以讓游客、參觀博物館的藝術家能很容易接觸到河南中原民間藝術文化。也可以在文化書店或藝術超市中設置藝術衍生品專區,讓大眾消費者能夠很容易的買到藝術作品,作為河南的形象禮品,開設本地區文化藝術禮品,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產品。把民間藝術帶回家,使其傳統民間藝術再次大放光彩。
河南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擁有國家重點博物館和國寶級的藝術珍品,同時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光顧。通過對我們本土文化藝術衍生品的開發,來突出中原地域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同時又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新鮮感,創立獨有的名牌產品,會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感受中原獨有的文化,也更好的發展旅游產業。結合中原藝術本土文化的地域特色,開發本土文化藝術衍生品,展現出河南的文化特色,對促進本地文化產業的開發與規劃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結語
國內博物館藝術衍生品雖然先天條件不足,但仍有很好的行業前景,只要我們能夠善于從傳統藝術文化中吸收精華。傳統藝術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藝術文化知識,文物中的歷史、故事、圖像、形式等都是設計的重要元素,這些都可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母題。現代設計和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能開創出具體而豐富且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創意產品。另外,我們也要通過學習國外的成熟經驗,來挖掘具有我們民族符號特點的衍生品,通過衍生品的創意設計與開發,來探尋衍生品產業的開發和規劃。
參考文獻:
[1] 宋向光.博物館定義與當代博物館的發展[J].中國博物館,2003,(4):28.
[2] 馬琳.博物館賣店的藝術衍生品開發思考[J].新視覺藝術,2011,(3):58.
[3] 黃海.博物館文化視覺識別設計的新趨向[J].美術大觀,2010,(7):28.
[責任編輯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