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 張霞 何彥
【摘 要】本文根據“專接本”學生、學生家長、企業等三方的調研結果,基于就業視角分析了“專接本”教育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專接本”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的觀點,并給出了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接本”教育探索的幾點途徑。
【關鍵詞】專接本;就業;教育實踐
“專接本”是江蘇省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即在籍專科生接讀自學考試本科的制度。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自2008年開始“專接本”工作,學生人數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目前的600余人,人數的增加帶來了很多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促使我們對這一教育形式開展研究和思考。根據“專接本”學生、學生家長、企業等三方的調研結果,以及多年的“專接本”教育工作的管理經驗,試從就業視角,就 “專接本”教育的工作做一些探索。
1 目前“專接本”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1 開設專業沒有緊貼市場需求
作為一項教育改革,“專接本”在專業設置上的改革力度過于謹慎。按照江蘇省教育廳的規定,“專接本”教育所開設的專業,從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社會大自考本科段專業目錄中選取。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目錄面向全國,由國家統一制定,目錄十幾年不變化,并且該目錄與目前的普通本科目錄并無多大差異,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我們“專接本”畢業生到市場上與同專業的普通本科畢業生到社會中共同競爭,在專業并不占有優勢。
1.2 教學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
目前為提高 “專接本”招生人數和降低教學管理成本,各“專接本”專業招生時,不考慮報名學生的專科專業的背景,只要來報名,都同意參加學習。比如南京財經大學的會計學專業,由于近年來會計熱,不少理工類的學生也來學習,這些學生基礎會計課程都沒有學過,與專科為會計專業的學生一起編班上課,無法跟上授課節奏。
1.3 實踐教學與教育培養目標有差距
江蘇省教育廳在[2008] 14號補充意見里提出的“專接本”培養目標是“在確保基本理論夠用的基礎上,著力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重視學生個人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和競爭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雖然在“專接本”的教學計劃里增加了實踐與應用課程,但執行起來效果較差。并且我們在“專接本”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味的強調通過考試,獲得畢業證書,很少注重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
1.4 沒有充分考慮“顧客”需求
通過對“專接本”畢業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訪談,了解到他們最關心的是通過兩年的學習,在獲得本科證書后,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企業招聘“專接本”學生,是希望他們比??粕懈玫木蜆I能力。實現就業才是學生的主要目的,就業不僅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較好的就業技能,我們在“專接本”教育過程中沒有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而辦成了一種應試型教育。
2 改善“專接本”教育工作的探索
2.1 積極調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設新專業
應根據市場需求開設新專業,特別是一些復合型專業。應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的要求,積極開展市場調研,開設適應江蘇省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專業學科。特別有些行業需要跨學科專業人才的,比如設置跨理工類、管理類的新專業,跨藝術類、理工類的新專業,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思考和創新的地方。
2.2 優化教學計劃,從教學管理方面著手改善教學質量
在教學方面,應該深入研究???、本科教學計劃,在設置??平虒W計劃時,可以根據本科課程的教學需要,有意識的將“專接本”部分課程納入??平虒W計劃中。這對相同或相近專業參加接本的同學,可以大大減少本科學習的難度,提高考試通過率。
在分班管理時,應該摸清學生的??茖I背景,盡量選擇相同或相近的專科專業進入“專接本”學習,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專接本”學生一次性通過考試。這樣學生才有更多時間去支配。才能通過開展各項活動引導學生增加個人修養,培養職業素質。
2.3 強化實踐考核,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專接本”學習兩年后,要做到比專科學生有更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能力,只有這樣“專接本”學生走上社會才有比??飘厴I生有優越感,才具有更高的擇業競爭力。
江蘇省教育廳為培養“專接本”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專接本”教學計劃中安排了實踐與應用課程,包括綜合實踐和社會、選修課等。但實踐與應用課程由主考決定,其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考核辦法由主考學校確定,并由主考學校負責考核。還有一些主考院校直接下放給??圃盒?己耍斐蓪?圃盒2恢匾暎瑢W生不重視,教學內容較少,課時不多,教學質量一般,因此各主考院校要加強對實踐與應用課程的考核管理,各??圃盒R匾晫嵺`與應用課程的教學。
2.4 深入宣傳,加強“專接本”學生的就業指導
學校應當在“專接本”學生在讀期間,針對“專接本”學生的特點,加強就業指導。幫助“專接本”學生做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比如經常有“專接本”學生要求考研究生,要求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這是我們專科學習就業指導老師沒有碰到過的新問題,而且“專接本”畢業生并不同于普通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對他們的這些要求又不能完全套用普通全日制本科畢業生,我們如何進行指導,滿足他們需求;江蘇省每年為自考生舉辦的專場招聘會,如何指導“專接本”畢業生去參會;“專接本”學生在校期間自主學習時間比較多,如何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兼職;部分“專接本”學生要求自主創業,如何指導他們進行創業;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建議配備 “專接本”學生的專門的就業指導教師,幫助“專接本”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搜集“專接本”學生的就業信息,拓展“專接本”學生的就業市場,幫助學生充分就業,指導學生進行創業。
另外,政府、學校應該聯合起來,不斷宣傳,擴大“專接本”教育工作的影響力,讓社會接受“專接本”這一教育形式。
鑒于“專接本”學生、家長、企業需求,以及江蘇省教育廳對“專接本”的培養目標的要求,我們認為“專接本”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改進“專接本”教育工作。就業是“專接本”學生參加學習的主要動力,只有培養出的學生能廣泛被社會所接收,才能說明“專接本”教育的成功,在保證學生通過各門考試,獲得畢業證的同時,要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可以從上述幾點來進行保障,培養出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普通高校中開展在籍??茖W生接讀自學考試本科工作的補充意見蘇教考〔2008〕14號[Z].
[2]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專接本”工作補充意見實施細則蘇教考自〔2008〕26號[Z].
[3]劉任熊.基于“專接本”的自學考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2):158-160.
[4]王祖偉.自學考試“專接本”教學質量管理的探討[J].文教資料,2012(4):160-162.
[責任編輯:謝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