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居權
摘 要:大學生創業對于我國目前存在的嚴峻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起到了重要的緩沖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現在緊張的就業壓力。除了自身需具備相應要素外,包括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以及國家政策因素為主要的外部環境因素對于大學生創業有著深遠的影響,良好的外部環境因素有助于激勵大學生創業,同時也能促進其創業走向成功。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8-0130-02
2014年全國高校大學畢業生將達到727萬人,相對于2013年又創下歷史新高。對于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教育部表示,由于畢業生總量過多,再加上社會用工需求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突出,畢業生擇業觀念需要再進一步轉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強調,要破除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增強高等教育與社會需要的適應性;健全就業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市場體系,推進強化政府積極擴大就業的公共職能。除了上述措施外,大學生選擇創業也成了不少畢業生避開就業高峰,另謀事業的道路。如何促進大學生創業引起了我國政府和學界的高度重視。“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大學生個人的創業能力、價值取向等主觀因素和社會經濟形勢,鼓勵大學生創業的良社會好氛圍以及宏觀環境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等客觀因素。”[1]為了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創業,提高高校創業成功率,提高大學生創業的績效,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社會環境是當前社會、家庭、學校以及政府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對于大學生創業的道路選擇甚至對于創業者創業的成敗與否有著相當大的關系。一方面,父母的價值觀會對孩子的創業選擇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在生活中甚至在創業者選擇創業之初就對其持支持態度,在創業過程中鼓勵孩子不怕失敗、勇敢嘗試,那么,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就會保持更加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父母如果擔心孩子吃苦受累,希望其找份穩定的工作,那么,這些群體在創業時甚至創業過程中變為更加謹慎。另一方面,家庭條件的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創業行為。家庭條件相對較好、父母有著較好的工作或者穩定的收入來源,那么,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時就更敢于冒更大的風險;反之,家庭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父母需要受到照顧,那么,就更希望孩子畢業后能夠立刻反哺家庭,為家庭減輕負擔。另外,家庭父母對于大學生選擇創業的影響仍然非常大。在我國,由于大多數大學生都沒有在經濟上甚至是心理上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所以家長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孩子是否選擇創業、創業的項目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起著較為重要的影響。麥可思調查表明,2008屆大學畢業生中,來自“私營企業主”、“企業經理人員”、“個體工商戶”等家庭的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比例最高。大學畢業生創業受其家庭的企業家文化影響較大[2] 。“只有有效地提升家長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及其幫扶政策的認知程度,才有可能獲得更多家長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支持態度與行動。”[3]
二、學校因素
學校作為創業者外部環境之一,對于大學生創業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學校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否推出相應的激勵政策以及各種培訓、學習活動,會對大學生創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近年來,不少高校在面臨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情境下,實施某些調整,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些鼓勵、支持性的政策,有了這些學校微觀政策的支持,可以更加堅定大學生創業的決心并為其提供某些方面的便利條件。一些高校還認識到學校教育對創業者的影響之大,因而設置了一些有關創業的課程并邀請優秀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擔任主講老師,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導。“通過開展創業教育,學生能夠了解創業和創業者,發現自己是否適宜創業,及時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獲得創業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了解并熟悉創業過程及其可能遇到的問題。”[4]另外,有的高校還會組織一些創業大賽,無論是否有志于創業的學生都可以參加,提出新點子,并得到評委老師的點評和意見,獲獎者能獲得相關獎勵。這從一個方面能夠為希望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一些機會和平臺。“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開展的并不夠普及,在課程設置、教學體系、考核標準上也沒有統一的要求,許多地區沒有實質上構建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體系,創業教育形式多于實質。”[5]
三、政策因素
“如果沒有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可能只是一句空話。創業研究表明,外部環境,特別是有利的政策支持,是促使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因素。”[6]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頒布了很多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包括創業教育政策、財政金融政策和促進創業文化發展的政策。在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引導下,各地大學生創業活動風生水起,各種大學生創業大賽如火如茶地舉行,很多大學生己經開始了自主創業。如北京、青島、上海、重慶、太原、成都、西安等這些大型城市已經推出相應政府扶持政策。2011年,西安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進一步推進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工作的通知》,將享受優惠政策、自主創業大學生戶籍范圍由西安市暫擴大到全省范圍內,同時對于能按期歸還本息的,將由財政給予企業50%的貼息。上海推出了貸款金額5萬—30萬元,專門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天使基金”的優惠政策。這些創業政策對大學生創業動力的影響有利好的一面,同時也存在政策配套不到位、操作難度大、政策導向層次低、優惠含金量小等問題,還不能完全激發當前大學生創業的實際需要,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對現行的鼓勵大學生創業政策進行完善,形成合理、有力度、能更大程度激發我國大學生創業動力的創業政策。韓國政府對于大學生創業有著較為成熟的扶持機制,主要從制度設計、組織架構、社會團體等方面為大學生提供了支持機制,這為我國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意義[7]。
四、社會因素
“社會支持網絡的精神支持、物質支持、信息支持以及服務支持對大學生創業行為中的創業機會識別、創業資源獲取以及團隊能力發揮的影響”[8]非常重大。綜合而言,對于大學畢業生創業產生影響的社會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的各種軟硬件環境,另一方面則是對于大學生創業的社會輿論。對于大學創業者來講,各種風險投資機構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扶持和資助,創業者面臨的各種法律環境、市場環境、行業環境等,都構成了影響創業者創業的社會環境。目前,風險投資商以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給予了一定的關注,不少社會性質的創業基金都辟出專門的一塊供資助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及相關的訓練活動。在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法律、商業環境等方面,根據大學生創業的特點,一些不利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操作措施也在進行改進。而整個社會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看法,不但影響大學生的擇業選擇,還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輿論環境,最近一二年來,新聞媒體高度關注大學生的自主創業,人們也紛紛議論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宣傳和評論存在“嚴重偏離適度”的誤區。教育專家指出,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吹捧或者乘人之危都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大學生自主創業,正確評價大學生創業[9]。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能夠對大學生創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大學生堅定創業信念,堅持創業之路。
結語
創業是一種創新性的活動,除了創業者自身具備相應條件外,外部相關環境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創業者的創業行為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以及國家政策因素這四個主要的外部環境因素對創業者創業動力的增強以及為創業過程中提供支持和便利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創業的方向以及最終結果。在面對紛繁復雜且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時,創業者應敏銳觀察這些信息并及時做出應對。當出現的外部環境有利于創業者創業事業的開展時,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反之,若外部環境出不利于創業時,則應“趨利避害”,適當做出調整,以適應創業者創業活動的展開。
參考文獻:
[1] 孫淇庭.創業政策與大學生創業的關系[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5).
[2] 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受家庭影響大.http://career.eol.cn,2009-08-06.
[3] 劉貴來,崔曉陪.家庭要素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影響[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3,(1).
[4] 樓尊.高校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態度和信心的影響[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8,(6).
[5] 唐靜,朱智廣.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影響的實證研究——以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為例[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6] 高日光.個人、家庭和社會對大學生創業動機的影響——基于江西省高校大學生的實證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1,(6).
[7] 譚福河.韓國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支援之借鑒意義[J].經濟研究導刊,2007,(10).
[8] 金倩,王曉丹,包翩翩,虞元怡,吳明岳.社會支持網絡對杭州市下沙大學生創業影響的實證研究[J].現代商業,2013,(18).
[9] 黃敬寶.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1,(22).
[責任編輯 仲 琪]endprint